第二部 11(第2/4页)

布瑞德利暂停下来,应该是在想着奇迹。当他又开口时,一时之间,他的声音颤抖着,但是他设法控制住了。“在底下很远的地方,有个中年男子,体态并不健美,他听说有个人坐在疏散椅上的事情,于是就开始喊,征求志愿者跟他上去,帮忙带那个人下楼。

“三个男子站出来,都是普通人。他们跟着那中年男子上楼,抬起那张疏散椅的握把,挑了正确的方向—他们没往上,而是往下走。经过拥挤的人群、浓烟,还有窄得要命的转角。”

他又暂停下来。“他们抬着他往下走了六十七层楼!结果走到底,你知道他们发现什么?没有出路。

“他们花了好久的时间,中途南楼倒塌了,也让北楼更不稳定。他们前方是落下来的水泥,后方是一片火海。”

布瑞德利耸耸肩。我保持沉默。就算我能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颤抖,又能说什么?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悲伤浮现。

“他们回头,来到位于二楼的一扇门,进入大厅。没多久,整栋大楼倒塌了,一切都完了。那个轮椅男和两个救援他的人平安脱身了,但另外两个人没有。”他暂停一下,“你知道是什么害死他们的吗,坎波先生?”

“同情心?”我说。

“没错,就像我刚刚说过的—害死他们的不是倒塌的砖石结构或大火,而是想要帮助其他人的同情心。我就是因此而生气。这里头有什么公平可言?”

他休息一下,然后才轻声说:“当时,我不确定我想活在这样的世界。”

然后我才知道,布瑞德利去看过世贸原址不止一次。我想象他站在黄昏的雪地里,小小的人影站在世贸双塔一度耸立的那片空荡中,尽力想找出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幸好,玛西陪着他,他说他们手牵着手,他告诉她自己的绝望。“所以你打算怎么办?”她平静地问。

他告诉我,当时他困惑地望着她,不晓得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是的,我明白,班,你不想活在这样的世界,”她说,“好吧。但就像俗话说的—你要咒骂黑暗还是点亮一根蜡烛?所以我再问你一次,你打算怎么办?”

这就是玛西—她变得好强悍,绝对不再退让一步。

“当然,她说得没错,”班·布瑞德利继续说,“于是一路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在谈该做些什么。

“因为我受伤了,所以原先我对‘9·11’事件的调查知道得不多。往上城走的路上,她告诉我,十九个劫机者里面,有十五个是沙特阿拉伯人。她说大部分的作案者之前来到美国,待到签证都过期了,其中几个人去学过怎么开飞机,但从来没有兴趣学习怎么降落。

“看起来很明显,即使那些劫机者犯了很多错,但他们还是比我们厉害—要是有任何人怀疑,那么我的管区有三千件凶杀案可以证明这一点。等我们回到格林威治镇,我发现一个想法开始成形了。

“那天晚上我一直仔细思索着这个想法,第二天是星期天,我就去纽约大学,点亮我的蜡烛。”

他说,在一个面对着华盛顿广场的大办公室里,他跟那些大学主管解释他想要办一个活动,在专业领域内将会像是在瑞士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一样有名—这个每年一度的活动,是针对全世界最优秀的调查人员,有一系列的演讲、研讨会和大师班。让专业人员可以讨论新的想法,介绍最先进的科学成就。他说这个论坛的活动,将会由最顶尖的专家主持,跨越各个领域和所属单位。

“当时我指着窗外,”布瑞德利告诉我,“指着世贸双塔曾经耸立的地方。‘那样的人会再回来,’我说,‘下回他们会更厉害、更聪明、更强大。所以我们也得更强才行—我们所有调查人员必须有个清楚的目标:下回我们要击败他们。’”

“那个房间里有十一个人,我猜想我已经说服了其中三个,于是我说出了那个轮椅男的故事,提醒他们说,他们是最接近世贸中心原址的大学—他们有个特殊的责任。如果不在这里举行,还能在哪里?

“到最后,他们有一半都很羞愧,少数几个还含着眼泪,最后大家投票一致通过。或许明年,我会去竞选市长。”他想笑,但笑不出来。

他说这个世界调查论坛的种种安排,将会比他预期的更好,然后他急速念出一堆答应授课或参加的专家名字。

我点点头,真心觉得佩服。他说:“是啊,大人物全都到齐了,”然后他看着我,“只缺一个。”

他没给我回答的机会。“你的书影响很大,”他继续说,“你住在这里,可能还不晓得,但最顶尖的教授们很少不—”

“这就是你跑来巴黎的原因吗,”我说,“来找我回去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