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石球的秘密(第2/2页)

“他大爷的,这些雕像真他妈吓人,脸都没了,害老子想起无脸鬼。”郝大力心惊胆战地说。

劳月听见郝大力接连不断地说粗话,她就威严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她自己说:“这些石雕怕是和山涧里的水底木俑一样,都是古虢国留下的。”

“月姐是说会有危险?”梁小玉害怕地问。

“怕什么,我不是说了很多次,村民很早前就走过了,他们一点事都没有,我们能有什么事。”蔡敏敏无畏地说。

“黄先生,你看水底的青石雕……是不是觉得眼熟?”顾长天问黄千山。

黄千山点点头,他说:“和古庙外的那尊石像挺像的,不知道石像的寓意是什么。”

顾长天凝视水底,皱眉说道:“我不是说像古庙外的石像,你不觉得它们很像上古神话里的后羿射日吗?”

劳月听了也赞同地说:“听长天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是后羿射日石像。”

黄千山没有出声,他盯着水底的青石雕深想,西王母和后羿射日神话唯一的联系就是不死药。传说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死药被嫦娥偷食,因而一人在天一人在地。既然古虢国的国王自认为西王母转世,或者地位高于西王母,又为何将后羿射日石雕置于水中。和西王母相关的神怪不胜枚举,石像到底是表达了什么意思。

劳月一行人发现水底青石雕后都很高兴,只有黄千山满怀心事,但他不想扫了大家的兴致,所以只好将忧虑藏在心中。黄千山认为,青石雕最关键的部分不是石雕是谁,而是在于石球本身。早在古庙废墟中,他们就发现了不少的石球,进入岩洞的机关也是一个石球,岩洞内还凿了无数个石球。若说石球代表太阳,勉强地能说通,后羿射日吗,但是射日传说里太阳最多只有十个,岩洞内的石球又何止十个。但若说后羿憎恨嫦娥吃了不死药,要将月亮射下来,那月亮也只有一个,又哪有这么多个月亮。

黄千山脑子迅速地运转,他又想王屋山靠近山西,他有个朋友姓陈,曾是一个考古工作者。黄千山那位姓陈的朋友曾去过山西的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在那里这位姓陈的朋友说发现了一支女娲族人迁徙的遗址,而女娲和嫦娥其实同属一族。虽然黄千山不清楚那里的事情,但是他知道王屋山也叫女娲山,王屋山下的邵原镇为“女娲之乡”。

邵原镇小沟背景区内,满沟分布着五色石,附近有巨大鳌背山、陡峭娃娃崖、五色补天石、女娲庙等,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级,抟土和泥造人,扬泥块成娃娃崖等自然原形印证,和古籍记载及神话传说相一致。若他那位陈姓朋友说得没错,很可能女娲族迁徙时也曾经到过王屋山。

当然,补天神话只是一个神话,黄千山心想,女娲补天是因为不周山被撞断了,因而引发天洪降世,莫非这段神话是暗指女娲族人曾在王屋山治水,就如后来的大禹一样?毕竟不可能真有人撞倒不周山,也许这也是一次地震的暗指旁说。

历史上的不周山究竟在哪里,现在已不为人知。黄千山的陈姓朋友说,《山海经·西山经》指不周山在昆仑山上,不周山与西昆仑山同出一经,不周山就在西昆仑山地区,也就是王屋山与太行山这一段。黄千山琢磨着,后羿和西王母不能平起平坐,那女娲总比西王母的资历要高点,既然女娲和嫦娥同属一族,那么联系女娲和西王母的就应该是月亮才对,难道石球代表的是月亮?

就在黄千山苦思冥想之际,劳月已说服各人游水渡河,顾长天虽然也同意了这个办法,但是他却挤到队伍的最后,说要最后一个下河。黄千山犯起了迷糊,顾长天虽然斯文了点,但是昨晚和他在山林里表现得不像胆小懦弱之辈,今天怎么害怕得要最后一个下河?

因为要下河,身上背的行囊内都包了很多层油纸,以防渗水。黄千山正想确定自己的背包是否严实,却看见顾长天鬼鬼祟祟地将一样东西从怀里取出,然后用油纸层层包裹。当顾长天发现黄千山偷瞄他时,他马上转身,似乎不想被人看见。黄千山想起顾长天曾在猴骨堆里捡起了一样东西,也许顾长天用油纸包起的就是那件东西,黄千山懒得当场拆穿,于是只好装作没看见。

当所有准备工作做好时,站在前面的郝大力却说岩洞里有亮光,莫非出口近在咫尺。劳月不相信,她说出口远着呢,当年村民就走了好几个小时,他们一个小时还没走到,哪有那么快就到出口处。黄千山也觉得纳闷,于是就歪着头朝前面看,岩洞的远处不知何时升起了一个流溢黄光的光球,犹如一轮明月高挂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