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百万数据(第2/2页)

泥土里的线埋得很浅,要找到接线并不困难,黄千山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另一间气象站。那间气象站容易找,第一是因为埋在土里的接线不深,第二是因为这间气象站里有灯光。顾长天看见灯光就激动地说,没想到山里还有其他人,也许顾长空就在里面。劳月冷静地拦住顾长天,她觉得气象站有问题,有光才不正常。

顾长天不明白地问:“有光怎么不正常了,就是因为有人才会有光。”

黄千山忽然有一种想去撞墙的冲动,他解释道:“顾老弟,刚才发现的气象站破败不堪,显然工作人员离开时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如果其中一间气象站出事了,另一间气象站不可能不去收拾残局,任由气象站无人看管到现在。”

劳月与黄千山对望了一眼,她说:“黄先生说的对,我想,几十年前这里的气象站都出事了,不可能还有人留在这里。”

顾长天听得毛骨悚然,他望着远处的灯光,问道:“既然如此,那……那里的灯光怎么说?”

劳月冷静地说:“我只是让你别心急,至于那里嘛,我们当然是要去,但是要慢一点,别打草惊蛇。”

黄千山佩服劳月,他想,这个女人还挺能干的,换作别的女人,现在恐怕已吓得三魂满天飞,七魄着地滚。这间气象站四周的林木稀疏,比起扎营那边的林木要少很多,气象站的轮廓远远地就能看见。黄千山他们慢慢地走过去,路上有许多起伏的山石,不时地踢到一些石头,石头松动就滚散开来,好在旁边有条大河,水声把走动的声响全部掩盖了。

屏住呼吸走到气象站附近,黄千山就发现这间屋子也没有生气,和另一间水泥屋一样破败不堪。水泥屋的玻璃窗户已经被打碎,黄千山透过窗户看见屋子里有昏黄的灯光,里面有一拨拨的野草,甚至长到了窗户上。顾长天狐疑地在窗口边朝屋里窥视了一眼,他说里面没人,和前面一间屋子没什么两样。

劳月听说屋子里没人,她就疑惑地走进去,屋子里的光源是一个老式蓄电探照灯发出来的。老式探照灯倒在草丛里,而另一个舌簧喇叭的接线则连接在探照灯的蓄电池上。黄千山警觉地观望着屋子里的一切,这里的野草凌乱无章,像是经过了一场争斗。顾长天在屋子里搜寻了一番,屋子里没有死蛇,也没有蛋,更没人其他人。黄千山也在屋子里走动,他在一个侧翻在地的桌子下找到了一个上了锁的铁箱。铁箱如一个小行李箱大小,表面已经锈迹斑斑,但仍很坚固。

顾长天看见铁箱,他就问:“箱子里是什么东西,打开看看。”

黄千山用手扫了扫铁箱上的锈斑,仔细地看了看,上面有几个用红色油漆写的字:一百万数据——毕于1972年11月28日。黄千山看见这几个字后大失所望,他以为铁箱里装的是金子银子,哪里知道是不知所以的数据。这数据能有什么价值,别说一百万了,就是一百亿也不能买斤二锅头解谗。

劳月看见字以后,马上说:“打开箱子看看。”

黄千山虽然觉得失望,但是他也想看看箱子是什么数据,不值钱的一百万数据又为什么锁在铁箱里。顾长天想用瑞士军刀将锁撬开,怎奈弄了半天,锁还是锁,刀还是刀。黄千山叹了口气,他想一把开个腐朽的锁至于花那么多时间吗。终于,黄千山忍不住了,于是就说让他来试试。劳月和顾长天从来没弄过锁,自然不知道撬锁的诀窍。黄千山小时候就是个杂家,他跟一位锁匠混过几个月,所以这把生锈的锁半分不到就搞定了。

铁箱打开以后,他们看到了几捆很厚的纸张,纸张已经发黄,甚至有许多浅黑色的霉斑。三人满心期待地蹲下,然后急切地拿起这些纸张看了看,纸上记录的是温度、湿度、气压、云量、云的类型、风向、风速等等,全是气象数据。顾长天觉得很扫兴,他本以为是机密的数据,没想到是很普通的气象数据。劳月一连看了很多数据,她也认为是普通的气象数据,所以就放弃地站了起来。

黄千山本来也想放下手中的气象数据,但是他越看越觉得有问题,所以不停地翻着铁箱里的这一百万气象数据。劳月和顾长天好奇地问,是不是数据有问题,但是黄千山没有回答。其实,黄千山也不知道这一百万数据有什么问题,直到他翻出最底处的一张数据,凝神静思了片刻,黄千山才发现这一百万数据竟藏了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