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室毒杀事件(第8/13页)

罗半夏再次风风火火地赶回到无菌实验室时,余庆宝教授研究组里的人员也全都被叫到了一起。她没心情再跟他们多做寒暄,开门见山地问道:“余教授,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早上,我们是听到警报声才跑进来发现尸体的,那么请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间实验室的警报会响?”

余庆宝有些莫名其妙地眨了眨眼睛,说:“罗警官,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这间叫作无菌实验室,顾名思义就是要保证细菌密度在控制水平之下,一旦室内空气里的细菌密度超过指标,警报器就会响啊!”

“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人未经过灭菌处理擅自进入,就会引发警报?”罗半夏又追问道。

“那倒也没那么严格。”余庆宝低头说道,“一般来说,未穿戴相应防护服进入室内,如果只是短暂停留的话,细菌浓度也没那么快上升。而且,无菌室内有通风设备,可以很快地降低细菌浓度。”

“那就产生疑问了。我们发现尸体时,这间无菌室内只有死者李德明一人,虽然他未穿戴防护服,但也不至于引发警报吧?”

“小夏,你忘了吗?那个李德明打开了毒气罐,可能是那些毒气引起了警报吧?”杜文姜一脸懵懂地说道。

王朝在一旁勾着嘴角,闷笑道:“这位警官真会说笑。毒气是分子形式的无机物,而细菌是生物体,怎么可能是同一种检测标准?”

“那,那你说是怎么回事?”杜文姜被嘲笑得脸上红一块白一块。

“我认为,应该是尸体轻微腐烂,引起细菌浓度超标吧?”王朝十分专业地说道。

罗半夏微微颔首道:“是的,我本来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李德明的死亡时间不超过三个小时,会那么快就腐烂吗?这似乎仍然有些说不过去。所以,我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那也是这间密室的唯一解答。”

“密室的解答?”余庆宝的瞳孔缩了一缩,“难道罗警官已经找到了案件的真相?这间密室与无菌警报有关?”

“没错。余教授,其实真相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只是被我们忽视了而已。”罗半夏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菌室发出警报的原因很可能是,当时室内还有另外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真正的凶手!”

“啊!小夏,你的意思是,凶手根本一直在密室之内,由于他也未穿戴防护服,待的时间久了才触发警报。”杜文姜仿佛从梦中惊醒般地絮叨道。

“没错。这只是一间简单的密室罢了。警报发出时,凶手根本来不及逃离密室,他只是找了个地方躲起来而已。”罗半夏头头是道地说道,“当我们鱼贯而入,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尸体吸引的时候,凶手便趁机逃走了。我仔细观察过了,这间无菌室里最好的藏匿地点就是那个观察窗的窗帘背后,不仅靠近安全门,而且窗帘布很厚重,十分适合躲藏。”

杜文姜连忙快步走到窗帘旁边,模拟着凶手的动作,试图还原当时的情景:“我们在观察窗外的时候,凶手就躲藏在这窗帘的内侧。而当我们从窗户跃进来的时候,凶手又偷偷地躲到了窗帘的外侧,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

“你们说得那么热闹,凶手究竟是谁啊?”张芸终于忍不住尖刻地问道。

罗半夏的视线从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掠过,仿佛要刺穿其中某个人虚伪的表情。终于,她定定地望住一张正在低头讥笑的脸,说道:“凶手已经呼之欲出了。既然当时凶手就在无菌室内,那么所有发现尸体时在场的人都没有嫌疑。而在我们这些人里,只有一个人没有参加组会,她就是凶手!”

“美凤?”余庆宝惊诧地望着自己的侄女,表情颇受打击。

吐露实情

“哈哈哈……”余美凤望着众人狐疑的目光,像个小姑娘似的“咯咯”笑了起来,“余叔叔,您真的相信这些警察的胡言乱语吗?只是因为我没有及时赶来参加组会,就说我有杀人嫌疑,这未免也太草菅人命了吧?凶手完全有可能是外来人啊!”

“外来人?”张芸颇为愤愤地说道,“听说你之前一口咬定是我和王朝杀死了老李,现在却来扯什么外来人?老李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跟外面的人也很少交往,谁会想要杀害他?”

“就是。”王朝连忙帮腔道,“况且,这间无菌室的安全门设计十分复杂,普通的外来人一时半会儿可搞不明白怎么打开和关上。能在密室之内行凶的,肯定是熟悉这里的人。”

罗半夏笑容迷人地望着他们,接过话茬儿道:“说得没错,这个草药基地如此僻静,几乎看不到什么外来的生面孔,能在这里游刃有余地谋划杀人的,必然是熟悉其中构造的人。余美凤,我要指控你的不光是杀害老李这一桩罪行,还有杀害安康医院的收货员张遂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