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2/9页)

清真寺的面积没有发生变化,是一栋小小的建筑物,刷着淡蓝色和白色的漆,还有小巧的窗户,入口处是一对古色古香的雕刻橡木门。蒙克脱下鞋子,放在门厅左边的鞋架上,然后走了进去。

与所有的清真寺一样,这里的内部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椅子或凳子。地上铺的是豪华的地毯,也是沙特阿拉伯捐赠的,柱子支撑着环绕建筑物中层的一圈画廊。

根据信仰,不能有雕刻的形象或图画。墙上挂着一块块《古兰经》的语录。

该清真寺的服务对象是莫斯科穆斯林社区的居民,为他们提供精神需求。但不包括外交官,他们主要是去沙特使馆祈祷。但俄罗斯有几千万穆斯林信徒,在首都有两个公共清真寺。由于今天是星期五,只有几十个人来祈祷。

蒙克在靠近入口处的墙边找了个位置,盘腿坐下来,开始观察。这里大都是老人:阿塞拜疆人、鞑靼人、印古什人、奥塞梯人。他们都穿着西服,旧是旧了点,但很干净。

半小时后,蒙克前面跪着的一位老人站起来,转向了门口。他注意到了蒙克晒黑了的脸庞、满头的金发、没戴祈祷珠,脸上浮现出好奇的表情。他犹豫着,然后靠墙坐了下来。

他肯定有七十多岁了,西装翻领上挂着三枚在二战中获得的奖章。

“和平保佑你。”他低声说。

“和平保佑你。”蒙克回答。

“你是信伊斯兰教的?”老人问道。

“呃,不是的,我是来找朋友的。”

“哦,一个特定的朋友?”

“是的,很久以前的朋友。我们失去联系了。我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他。或许这里有人知道他。”

老人点点头。

“我们是个小社区。有许多小社区。他是属于哪个社区的?”

“他是车臣人。”蒙克说。老人又点点头,然后僵硬地站起身来。

“等一下。”他说。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在外面找来了一个人。他朝蒙克那边点点头,微笑着离开了。新来的人年轻点,但也没年轻多少。

“听说你在寻找我们的一个兄弟,”车臣人说,“要我帮忙吗?”

“有可能,”蒙克说,“我很感激。我和朋友是多年前相遇的。现在,我在你们这里访问,我很想再见见他。”

“他叫什么名字,朋友?”

“乌马尔·古纳耶夫。”

老人的眼睛闪烁了一下。“我不认识这样的一个人。”

“哦,那我很失望,”蒙克说,“因为我给他带来了一件礼物。”

“你要在我们这里待多久?”

“我想再坐一会儿,欣赏一下你们这座漂亮的清真寺。”蒙克回答。

车臣人站了起来。

“我去问问有没有人听说过这个人。”他说。

“谢谢你,”蒙克说,“我会耐心等待的。”

“耐心是一种美德。”

两个小时后,他们来了,共有三个人,都很年轻。他们悄悄地走过来,穿着袜子的脚踩在厚厚的波斯地毯上悄无声息。一个人留在门边,跪在地上,身体靠后,双手放在大腿上面,看上去像是在祷告。但蒙克知道,没人能从他身边经过。

另两个人走过来,分别在蒙克的两边坐了下来。他们的衣服里面也许有什么东西,但隐藏起来了。蒙克凝视着前方。提问开始后,声音都很轻,以免打扰在他们前面祈祷的人。

“你讲俄语?”

“是的。”

“你在打听我们的一个兄弟?”

“是的。”

“你是俄罗斯间谍?”

“我是美国人,我衣服里有护照。”

“用食指和拇指把它拿出来。”那人说。蒙克取出了自己的美国护照,让它落到了地毯上。另一个人探身向前,把它捡起来,扫视着里面的页面。然后他点点头,把护照递了回去。他越过蒙克,用车臣语说话了。美国人担心他也许在说,美国护照是很容易伪造的。但蒙克右边的那个人点了点头,继续提问。

“你为什么要找我们的兄弟?”

“我们见过面,是在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他留下了一件东西,我答应只要有机会来莫斯科,我就把它带来还给他。”

“你把东西带来了吗?”

“在公文包里。”

“打开。”

蒙克弹开公文包上的金属搭扣,翻开了盖子。里面有一个扁平的纸板盒。

“你要我们把这个交给他?”

“是的。非常感谢。”

左边的那个人用车臣语说了几句。

“不,这不是炸弹,”蒙克用俄语说,“假如是炸弹,那么现在打开的话,我也会死的。所以,打开吧。”

那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一人俯身向前打开了纸盒的盖子。他们凝视着盒子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