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6/6页)

傍晚的时候,全团集合,列队听团长训话。他的讲话令人沮丧——这是一场战争,海军陆战队像以往一样,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受到何种的召唤,都将保卫国家。

基特・卡尔森少校想到这些年所浪费的时光,十分痛苦。在非洲和中东,针对美国一次又一次的袭击只导致了那些政客们维持一周的愤怒,但他们却对阿富汗洞穴群里的屠杀计划没有一点点认识,甚至连屠杀的规模也不知道。

“9・11事件”给美国以及她的人民所造成的伤痛怎么评估都不过分。一切都变了,而且永远不会再和从前一样。巨人在这过去的这二十四个小时里,苏醒了。

卡尔森知道,会有报复行动,他希望能参与。但他被绊在这个日本的岛上,还需要在这个职位上服役好几年。

不过,正如这次事件永远地改变了美国一样,它也改变了基特・卡尔森的生活。他并不知道,在华盛顿,一名中央情报局高级军官、冷战老兵汉克・克兰普顿正在搜索陆军、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档案,寻找一种极其少有的人。他正在找那些懂阿拉伯语的现役军官,行动的名称叫“清洗”。

在弗吉尼亚州的兰利,中央情报局总部二号楼他的办公室里,电脑以远快于人眼可视或是人脑可以处理的速度筛选着所有的档案。姓名和履历不停翻滚,大多数都被剔除,其中的一小部分项目被留了下来。

屏幕上方突然跳出一个名字,边上有颗星星不断闪烁。海军陆战队少校,欧姆斯泰德奖学金,蒙特利国防语言学院,派驻开罗两年,双语,精通阿拉伯语。“他在哪?”克兰普顿问道。“冲绳。”电脑回答。“好的,我们要他来这儿。”克兰普顿说道。

花了点时间,还有些争吵。海军陆战队不愿意,但中情局更胜一筹。中情局局长只对总统负责,乔治・W.布什对乔治・特内特局长言听计从。椭圆形办公室否决了海军陆战队的反对。卡尔森少校即刻被临时调派给中央情报局。他并不想换工作,但至少这让他摆脱了冲绳。他发誓有机会时一定重回海军陆战队。

2001年9月20日,一架运输星飞机从冲绳起飞,朝着加利福尼亚飞去。飞机后座上坐着一位海军陆战队少校。他知道海军陆战队会照顾苏珊,稍晚些会送她去匡提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住所。那里会离在兰利的他近一些。

遵照命令,卡尔森少校被从加利福尼亚转运至华盛顿郊外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以便去往中央情报局的总部。

面试、阿拉伯语测试,强制着便装,最后是去二号楼一间很小的办公室。它离一号楼本部顶楼的中情局高官们有几英里远。

他们给了他一堆截获的阿拉伯语无线电通联,让他研读、注释。他有些恼怒。这是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路上的米德堡国家安全局的活儿,他们有侦听员、窃听员、密码破译员,他加入海军陆战队,可没有分析过开罗收发报机的新闻广播。

之后,谣言传遍了整个大厦。奇怪的阿富汗塔利班政府首脑毛拉[13]奥马尔,拒绝交出“9・11事件”的罪犯。阿富汗将保证奥萨马・本・拉登和他的“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国内的所有行动的安全。而谣言是这样的:我们将入侵。

细节很少,但有些还是很准确的。大量海军将要启航,进入波斯湾,输送大规模空中武装力量。巴基斯坦虽然不情愿,提了很多条件,但会配合行动。美国地面部队只出动特种部队。他们的英国伙伴将和他们一起。

除了间谍、特工和分析员,中央情报局还有一个部门,参与业内称之为“积极手段”的活动中去——一种对杀人勾当的委婉说法。

基特・卡尔森有个明确的立场,他要向某些人推销自己。面对特别行动处的负责人,他说得很直接:你需要我。

“长官,让我像鸡舍里的母鸡一样待在笼子里没有任何价值。我可能不会说普什图语或者达里语[14],但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本・拉登的恐怖分子——他们全是阿拉伯人。我能听懂他们的话。我可以讯问犯人,读懂他们写的指令和记录。在阿富汗你需要我,这里没人需要我。”

他找到了盟友,被调了过去。当布什总统10月7日发表入侵声明的时候,特别行动处的先遣部队已经去和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会合了。基特・卡尔森和他们一起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