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姊妹(十)

丁文书答道:“土地翻新,王家是看得出的。而且不仅王家已经知道,就连街上的百姓都议论纷纷了。恐怕是衙门口的差人走漏了风声吧,我今天早上在街上走着,听乡亲议论,说王家好端端把闺女下葬,却凭空多出一具尸体,一定是作恶多端,遭了报应。”

孙老爷也哭笑不得,“我那天从王家回来,就听说这些闲话了。他们楞说这个出嫁的女子不是王家的女儿,只是王家小姐死了之后,魂魄附身在了这个女子身上,执意要了却心愿出嫁,所以才勉强办了婚礼。你们说可笑不可笑?”

柳小姐道:“民间传闻,大都如此,越传越离奇。不过有一点暂且可以放心,因为听街上的传言,似乎只知道棺材里多出一具尸首,不知道尸体的具体模样。”

丁文书道:“衙门差人再多嘴,也还知道轻重。尸体模样奇特,肯定与案情相关,万一传出去,阻扰了破案,责任可大得很。”

柳小姐道:“这件事尤为要紧,伯伯可召集差人,让他们切不可再外传,否则我担心……不过,开棺之事既然已经被王家知晓了,伯伯也不必担忧,只管盯着王家。王家知道我们开过棺,一定惧怕,要防止他们逃跑。”

“此言极是!”孙老爷醒悟道,“要不,干脆还是把王云贵抓过来审问?他埋下去的棺材,出了这种事,看他怎么说。”

丁文书劝阻说:“大人,这是下策。王家知道我们开棺了,一定已经想好了千万种借口。我们又没有证据证明是他杀的人,他只需说自己一概不知,我们便不能治他的罪。”

孙老爷跺脚骂街,“证据证据!这他娘的,怎么什么都要讲证据!”

柳小姐道:“为了查明真相,也只有暂时忍耐。说起来,我倒有件事,非办不可。不过交给旁人,我倒不放心。不如我就亲自去办吧。”

丁文书不解,“什么事这么要紧?”

柳小姐笑道:“要紧是不假。但也不着急,过几日再做不迟,毕竟只是猜测,因为林二文报案时说的话里有些意味……对了,林二文这几天都没离开吧?他应该还没回自己家。若是有空,不如去查查他家。他的话,也有问题。”

丁文书道:“那倒是。我这几天只顾着王家,却忘了查他的事了。”

经过这几天的查案,孙老爷对丁文书与柳小姐极为佩服,当下点头称是,“那事不宜迟,我们这便去吧。”

……

王老爷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旁的王夫人哭哭啼啼。

“别哭了!”

“呜呜……这都怪你们……”王夫人泣不成声。

王老爷坐了下来。“事已至此,便只能圆谎了。”

“……圆谎?”

“哼。其实我早料到有这么一天,早有防备。王有治之死既然让他们查出来了,便只能把事先想好的话往外传了……”

“这……能行吗?”

“怎么不行!我还不信了,他能查到天边去!”

……

林二文的家中,家徒四壁。全部的财产,似乎都装在床下的一个箱子里。

众人翻开箱子,发现了一颗已经发臭的头颅。

从那罪恶的嘴脸来看,毫无疑问便是王有治了。

柳小姐捏着鼻子,说道:“为黄(防)万一,伯伯里(你)让仵作夜(验)证一下,看是否与那具尸骨疲敝(匹配)?”

孙老爷也捏着鼻子,答道:“认识(正是)。”

……

【她又上路了。】

【同样的路,不一样的人。】

【临走的时候,他看都不看她一眼。】

【她不禁想起了另一个男人。】

【那个男孩……怕是也长大了,成了一个男人。】

【他会这样对自己吗?】

【对,差点忘了。还有一个男人。】

【那个男人,知道了很多。】

【那个男人,不能让他继续存在……】

……

次日清晨,验尸结果出来了:头颅与男尸是一套。

与此同时,因为在林家发现了头颅,林二文被紧急抓捕。

柳小姐因为昨日闻了尸臭,号称要去西河口呼吸新鲜空气,拉着丁文书走了,说是下午再来衙门。孙老爷心里没底,不敢擅自升堂,便将林二文暂时收押,等候二人回来再审。

直到傍晚时分,柳小姐才与丁文书踏青归来。得知消息后,两人暂时放着林二文没管,与孙老爷再度商议。

“既然王有治确实已死,那下午我们听到的消息,便是王家胡说了。”

孙老爷下午没出门,很纳闷,“什么消息?”

柳小姐端坐,喝了口茶,“伯伯有所不知。下午我拉着文书,让他带我去西河口四处转了转,遇到了周婶儿。”

丁文书补充说明,“周婶儿是我的一位邻居。她常年在王家帮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