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归乡(四)

次日,腊月廿四。丁文书下定决心,一大早便来到了衙门口。天气依旧是冷,但这世间冷暖,往往取决于人心。如果未来有希望,心里就暖和一层。想到若是能求职成功,家里吃饭便有了着落,丁文书心里给自己鼓了鼓劲。

孙老爷今年五十来岁,多年在官场纵横,身体发福得过于厉害,坐下来的时候把椅子塞得满满的。见丁文书来拜会,他很是客气。首先,来者是老友之子,理所当然应该照应;其次,丁文书毕竟是西河口少有的念书人,比起那些下地干活的农民,档次就高了一层。

“什么时候回的家,怎么不早来伯父这里坐坐?”

“谢伯父挂念,三天前刚到的家。父亲临终时交代,说伯父在此做官,回乡时一定来拜会。”

“哈哈,好。”孙老爷捋捋胡须,“对了,你父亲可曾对你说起我来此做官的原因啊?”

“这倒没有。”

“哈哈,好。”孙老爷又叫一声好,心想老丁你真够义气,不在后辈儿孙面前说我坏话。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孙老爷本是在晋城做大官的,因为审错了一个极为简单的案子,丢尽了颜面;又遭政敌弹劾,无奈被降职到了西河口。否则的话,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能入他法眼?

“你这次回乡,是一个人么?”

“还有一位,是……未婚妻柳氏。”

“哦?是不是你父亲生前为你订下的那门亲?”

“是。”

“那便好,那便好。你父亲生前就常常提起,怕你耽误了婚姻大事。既然她这次肯和你一道回乡,看来用不了不久就可以办喜事了。我这个当伯父的,一定不能错过。”

“……真到了那天,一定把伯父请到家里坐坐。”

“哈哈,好啊。”孙老爷大笑,随即转入了正题,“文书啊,我这衙门里现如今缺了位书吏,你又念过书,不如就在这里做吧?你本身是西河口人氏,知道地方风情,写写县志,也是很清闲的。”

“是,谢伯父提携。”丁文书满口答应,这样的清闲差事,是求之不得的。

“书吏官”一词,是清朝旧制的遗留,专门负责记录地方风情和政府事件,诸如“某年某月,本地某户人家母猪产下猪仔十一只及小狗两只”、“同年秋,本地税收任务未能如期完成,惹得老爷犯了痔疮无法入食”之类。革命之后,新政府都管这个职务叫“书记员”,还有些更摩登点的,叫“秘书”。然而西河口用不到这些词语,加上孙老爷是旧官,更偏爱老一套的规矩,于是干脆还叫书吏。

说是书吏,其实孙老爷有另一番打算。他自知自己打官腔的水平还行,办事的能力不够。革命之后,别的大地方都有了专门的机构——“警察局”负责办案,唯有像西河口这样的穷乡僻壤,审案缉凶还需要老爷亲力亲为。让他去办这些事,实在难为人。如今有这个见过世面的大侄子帮自己撑着,也算是一份助力。

两人谈妥后,孙老爷又领着丁文书去后宅拜见了自己的母亲与夫人。孙夫人本人多年没有生育,突然冒出个故人之子,彷佛自己有了个儿子,便一个劲对他嘘寒问暖,显得尤为亲热;孙老太太见丁文书念过书,礼数周到,也非常开心,非要留他吃饭,丁文书一番推辞,才成功脱身。

丁文书谋得差事,欢欢喜喜告辞离开了衙门。他前脚刚踏出去,又有人走了进来,找孙老爷有事。

原来西河口的乡绅——王家发来喜帖,说是再过七日,也就是大年初一那天,要嫁闺女,请他到时候去赴宴。

王家在西河口的地位自不必说。西河口有俗语称:“木子霸河西,河东便称王。”能和他们家平起平坐的,只有曾经住在河西的李家——然而遗憾的是,李家早在十多年前就破落了,留下王氏一户人家独孤求败。当然,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那句俗语的水平,保不齐就是王家或者李家自己编出来的。

大年初一很快就到了。

原本应该休息的丁文书被孙老爷早早传唤到衙门。

“文书,我今天有事出去一趟。虽然是大年初一,百姓都忙着过年,但要是真有人来报官,你替我接着。”说完,孙老爷与衙门口几个当差的衙役拜了年打了招呼,扬长而去。

丁文书过年也不得安宁,心里很不舒服。好在孙老太太与孙夫人对丁文书照顾有加,中午饭做了他的份,让他平缓了些许怒气。

用过午饭,丁文书原本准备把自己关在文房内查阅衙门里多年来积攒的卷宗,不料真有人来报官。

丁文书悻悻出来,与来人打了个照面。

“是你!”这一下,两人都惊呆了!

原来,这人正是那晚揍了丁文书一拳的“二狗子”——林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