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大海捞针(第3/5页)

方城和寻人专家们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位子,从水平线上看他们坐的高度是一致的,但身后还是有两层座位,与整个人墙的最高点落差有十多米。不过由于他们是交叉落座,每人一个方向,确保不会有观察不到的死角,只是不可能像预演一样保持那条从东南角延伸出来的观察直线,因为贵宾席的位置发生变动后得有一个人专门盯着那一块,于是观察位置连线变成了蛇形。

观众实在太多了,尽管人还没坐满,但方城已感觉到明显的不便,在他旁边两次出现拥挤。他特别担心其他位置的队友状况,好在不久后他们向方城报了平安,所有人都已落座。

此时组委会正对现场观众进行辅导,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开幕式,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时间走向19时方城表示,每个人的搜索可以开始了。

开幕式的时间在20点开始,方城与队友预定的启动时间为19点,这就是他们为什么把手表拨快一小时的原因。为了能与奥运会的开幕时间同步,因为要完成预计目标参数在梦娜电脑上的核对,时间刚好是四个半小时,结束与开幕式结束的时间一样。

梦娜的电脑上,8个寻人者开始发回他们每11秒扫描回来的一个区域,每次116个人,在她进行划分时,M开始了同步对比。各项参数飞快地跳动着,但让M很烦的是,可能因为开幕式还没开始的缘故,那些观众左顾右盼,不停地动来动去,给他的定位扫描带来很大影响。但如果固定镜头,时不时又有新人坐下来。

这时陈胜反而无事可做了,他充当起两人的后勤员,给他们端茶倒水。不过他很甘心,因为梦娜的数据分析技术和M的操作技术让他大开眼界,他一直以为自己的操作很快,现在同他们一比,简直就像电影中的慢镜头。

“7号观察位消除侧脸、阴影部分和光线效果,全体面部虚化。”梦娜一边划分,一边在电脑上打出程序代码,一张张网格罩住扫描对象的脸。

“7号暂停,切换到6号位,这里光线充足,先扫这块。7号队友,汇报你那边的情况。”方城现场指挥。

“我们这边人员基本稳定,贵宾席位和较好的观众位置已经扫描完毕。”

方城指示道:“切换视角,你用肉眼对周围进行观察,时间为15分钟,不管有没有结果,把视线切换到9号队友的区域。9号9号,你那边对视至7号,记住,扫描15分钟进行肉眼对本区域的观察,如果没有结果,你尽量移动到向上一层。”

“9号收到,明白。”

方城在向队友发指示时,他身边的观众好奇地向他看过来,不知道他说的那一连串术语在指挥什么。他连忙解释道:“我是一家网络视讯公司,收集些奥运的场景做我们的视讯素材。”

那名观众问:“你们的摄影机呢?”

“这就是了,最先进的。”方城故作大方地向他举起,“来,给你也拍一个。”

观众向镜头打起胜利的手势。梦娜在电脑上看到这个观众的大胖脸,哭笑不得。

就在这时,忽然9号队友传来惊喜的叫声:“我看到了,好像是舒强!”

所有人骤然紧张,梦娜对M叫道:“9号肉眼发现该区域出现舒强。”方城急忙下令:“14号,立即侦测,确认目标。”

14号位焦距推进,根据镭射线的锁定点锁定9号肉眼发现的目标,把他的面目摄入传到电脑,电脑数据跳动得更急,最后打出字幕:“YES!”

“YES!”M激动地大叫,“第一个目标被肉眼发现,与近期照片参数对比,吻合度97%,没错,他就是舒强!”

哔!方城的望远镜打出镭射线,绿光标记目标,馆场外守候的钟元年收到消息:“首个目标确认。”

整个场馆被划分为16个区域,也就是说每个人扫描的区域是两个,在人员使用的代码上以所在地的区域为准,当第一个目标确认,这块区域的数据开始在电脑上按116人的范围向周边扩展。

忽然梦娜尖叫一声:“啊!我发现疑似目标!”电脑上出现警告信号,扫描参数有近似目标的参数出现。方城立即下令:“1号位报告你同9号位的距离!”

“550米!”

“马上扫描纵65、横88处位置。”

“正在进行,这里有7个人,确认其中一个数据相同。”

“9号,你那边得到数据了吗?”

“得到了,参数一样,目标应该是……阿尔贝!没错,就是他!”

M大叫起来:“上帝,这两个家伙距离只有20米!”

雷曼在办公室得到报告:开幕式还没开始,他们已找到两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在远程扫描后经电脑确认,并进行了标记。

“对他们表示祝贺,让他们再接再厉。”雷曼面色不改。

接下来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开幕式还没有正式开始,总共有9个目标被找到,而且经确认都是要找的人。方城在策划过程中设想的“重点区分、循序渐进”的搜索方法奏效了,9个人基本都是在临近媒体的贵宾席上或是在观看开幕式位置较好的地方。更主要的还是花大力气设计的电脑对比系统的功能,除了两个人外,其他人都是在面部参数对比时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