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4页)

贾克斯二十一岁时,将涂鸦作品覆盖了整整两节地铁车厢的一侧——几乎要画满整个车厢,这是每个涂鸦王的梦想。他也完成了一些作品。贾克斯曾经尝试创作一幅涂鸦代表作,但他能想到的不仅仅是一幅作品。他要某种能够令人窒息的东西,这种东西能让一个排水沟旁的毒虫,或者一名从新泽西坐城际火车到华尔街上班的人驻足凝视良久,并且想:天哪,这可真他妈的酷!

那些日子真是不错,贾克斯回想着。他曾是一名涂鸦王,曾经身处于自哈莱姆文艺复兴以来最有影响的黑人文化运动——嘻哈运动——的中心。

当然,这场文艺复兴一定会有定义。但对贾克斯来说,那些都是聪明人的事儿。文艺复兴是脑袋想出来的,但嘻哈却是从内心灵魂深处爆发出来的。它不是来自于学院或作家的象牙塔,而是来自于混乱的街道,来自于那些生活贫困、家庭破碎的孩童,他们愤怒、挣扎、绝望,每天游荡在满是药贩子丢弃的小药瓶和血迹斑斑的人行道上。它是那群默默无闻的人发出的怒吼……嘻哈源源不断地将电力灌注到你的身体和灵魂里:在DJ播放的音乐中,在嘻哈乐手饶舌的说唱中,在霹雳舞者的舞蹈中,以及,在贾克斯贡献的涂鸦中。

这里其实是一百一十六街,他停下来,凝神看着以前由伍尔沃斯家族所拥有的“五角商店”原址。那家商店在著名的一九七七年大停电后的混乱中没有幸存【注】,但在那块地方冒出来的却是一个美妙的奇迹——全国首屈一指的嘻哈俱乐部,哈莱姆世界。三层楼有你能想象到的所有音乐——激进的、令人上瘾的、电声的。霹雳舞者像舞蹈家一样地旋转,身体像暴风雨下起伏的波浪。DJ为挤满了人的舞池旋转着黑胶唱片,而嘻哈乐手更是在和麦克风做爱,他们那原始的、让所有人震颤的音乐溢满了所有空间,跟随着心跳的节奏。哈莱姆世界就是歌手相互飙歌之风的起源地。贾克斯很幸运,看到了不同时期各领风骚的名人:the Cold Crush Brothers、Fantastic Five【注】……

【注】:一九七七年七月十三日,纽约市及其北部郊区停电,整整持续了二十五个小时,纽约的地铁、机场、电讯设施和公共交通基本陷入瘫痪。当时的纽约城正处于经济不景气和高失业率的双重困扰之下,而长达一天多的停电更加激发了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夜幕降临后,整个纽约陷入一片混乱。不法之徒借着黑暗的掩护四处游荡,抢劫、纵火、暴力事件此起彼伏。一千七百多家店铺被洗劫一空,上百人因为遭暴力袭击入院治疗。

【注】:这两个都是著名的嘻哈说唱团体。

当然,哈莱姆世界也早就不存在了。而同样不复存在的——磨损了,或是褪色了,或是被其他人的涂鸦盖住了——是贾克斯数以千计的标记和作品;同样消失的,还有那些在嘻哈时代早期的传奇涂鸦人物的作品;如JULIO、KOOL及TAKI【注】。这些都是涂鸦界的王者。

【注】:早期的涂鸦内容以文字为主,而且通常是匿名的。涂鸦者用街道号码取代签名,比如TAKI 183、JULIO 204、FRANK 207,划地盘的意味十分浓厚。大部分涂鸦青年是来自布朗克斯、布鲁克林和哈莱姆区的街头少年。

哦,那些是令人哀伤的逝去的嘻哈。现在它已经变成了黑人娱乐电视台、身价百万的说唱歌手开着镀铬跑车、《坏男孩Ⅱ》、赚钱的生意、城区的白人小孩、ipod和MP3下载和卫星电台。它就像……呃,对了:贾克斯看着一辆双层游览车缓缓地停在附近的路边。车的一侧写着:说唱-嘻哈游,见识真正的哈莱姆区。乘客有黑人、白人和亚洲观光客。他听见游览车司机熟练地解说着,还说他们很快就会停在一个提供“正宗灵魂食物”的餐厅吃午餐。

但贾克斯并不同意那种旧日风光不再的论调。上城的心依然纯净,没有任何东西能触碰它。比如棉花俱乐部吧,他想着,这个融合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爵士、劲歌热舞和钢琴跳跃弹奏于一堂的地方。每个人都以为它就是真正的哈莱姆,对不对?但有多少人知道,它只让白人入场——即使是最有名的哈莱姆居民,W.C.汉迪,这位美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被挡在门外,虽然当时里面所演奏的正是他的作品。

那么,后来怎么样呢?棉花俱乐部早他妈的不见了。但哈莱姆并没有消失,而且它永远也不会。哈莱姆的文艺复兴过去了,嘻哈乐也变了。现在渗进他周围街道的是一些全新的运动。贾克斯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些什么,而且自己能不能看到这一切——如果这次吉纳瓦·塞特尔的事处理不好,二十四小时内他可能就会丧命或者回到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