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4/5页)

奥尼尔问:“你的意思是说他是借助玩游戏来给自己设计暴力程序的?我们那天在发现频道看见过类似的事情。”

博林却摇了摇头,“媒体喜欢做这类节目。但是如果他经历的是相对正常的童年发展阶段,那我就不太担心什么了。当然,有些小孩眼前如果不断地有不论什么方式的暴力场景发生——在他们早年就看到的话,他们就会对暴力的后果感到麻木。但是,那种情况最坏也就是让你不再对暴力敏感;而不会把你变成危险人物。年轻人的暴力倾向几乎总是由愤怒引发的,而不是由看电影或看电视引发的。”

“不是,我说打游戏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特拉维斯,这是我们如今在全社会的年轻人中间所看到的一种情形。他可能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

“虚拟世界?”

“这个词是我从爱德华·卡斯特诺娃的关于虚拟世界的书中读到的。虚拟世界是一种由网上游戏与各种模拟现实的网站构成的生活,就像是一种第二类生活。它们是你通过电脑——或是个人数码助理等数码设备——进入的奇幻世界。我们这一代人一般会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分得很清楚。真实世界是你从虚拟世界浏览完关掉电脑之后,在其中与你的家人进餐或打垒球或出去约会的世界。但是年轻一些的人——也就是如今20多岁或是30出头的人——就分不清。渐渐地,虚拟世界对他们来说变得真实起来。实际上,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将近五分之一的网上游戏玩家认为真实世界只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而虚拟世界才是他们的真正去处。”

丹斯听后有些吃惊。

博林朝她那显然是一脸天真的表情笑了笑,“噢,一般的游戏玩家一周会很轻松地在虚拟世界里花上30个小时,有人花上双倍的时间也不稀奇。成百万上千万的人或多或少地进入过虚拟世界。数千万计的人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那里。我们谈的不是小精灵总动员游戏或电子乒乓球游戏。虚拟世界里的真实度高得惊人。你——可以借助化身,也就是代表你的一个角色——居住在一个复杂的世界,它跟我们当下所生活的世界一样。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了人们是如何生成化身的;玩家实际上是下意识地运用育儿技巧形成他们的角色。经济学家也研究游戏。你必须学会自我生存的技巧,不然你会饿死。在大多数的游戏中你可以赚钱,可以兑换成游戏币。但实际上这种钱币可以在易趣网上兑换成美元、英镑或欧元——在他们的游戏专区中。你可以买卖虚拟物品——像魔杖、武器或衣服、房屋,甚至化身本身——用的是真实世界里的货币。不久前在日本,一些玩家控告几名黑客从他们的虚拟世界的家中偷了几件虚拟物品。结果这些玩家打赢了这场官司。”

博林将身体前倾,丹斯又一次注意到他的眼睛闪烁着光芒,话音里充满着激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重合在一起的最好的例子是一个著名的在线游戏:《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的设计者生成了一种称作减益魔法的疾病——就是一种会让角色的健康或力量削弱的状态,称作‘堕落之血’。它能够将有力量的角色变得虚弱,把那些不够强壮的角色杀掉。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种疾病失控而自行蔓延开来,成了虚拟的黑死病。它的设计者从来没有让这种情况发生的意图。只有被感染的角色死光或适应了,它这种病才会停止蔓延。亚特兰大的疾病防控中心听说这种疾病后,组织了一个小组研究这种病毒的扩散。他们把它视作真实世界传染病学的一个病例。”

博林把身子坐回去,“我可以不停地把虚拟世界的事情讲下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是我的重点是:不论特拉维斯对暴力变得是否麻木,真正的问题在于他更多地是生活在哪一个世界里,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如果是虚拟世界,那么他会按照一套完全不同的规则来生活。我们不知道这些规则是什么。对那些网络恶霸实施报复——或对那些羞辱他的人进行报复——这完全可以理解,还有可能受到怂恿,或许甚至会被要求这样做。

“可以同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一下,后者之所以杀人是因为他真的相信受害者对世界是一个威胁。而对于前者来说杀人是一种英雄行为。特拉维斯?谁知道他想的是什么?记住,袭击像塔米·福斯特这样的网络恶霸对于他来说就像拍死一只苍蝇那样容易。”

丹斯考虑了一下,对奥尼尔说:“我们要不要去跟他谈谈?”

决定什么时候第一次去看一个嫌疑人需要一番拿捏。特拉维斯或许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嫌疑人。目前跟他谈话有可能会让他放松警觉,让他脱口说出不利于他的话来;他甚至会招供。而另一方面,他会毁灭证据或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