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多么奇怪的变化

“不过,他死了就死了吧。在我的生活里,他又不是第一个死掉的男人。”这是欧映萱送我离开她家时,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不是第一个死掉的男人?在她的生活里,莫非还有其他男人死掉了?我回到酒店的房间,一直记得她说的那句话。于是,再次打开了简晗昱发给我的那些邮件。六年多,有三百多封邮件,一一阅读也是很费时间的。

他死于艺术;他死于自虐;他死于激情;而他,死于专情。他们每个人最后都死了,在我漫长的生命中,犹如昙花一现的爱情也随着他们的死亡而告终。那么,我下一个遇到的人会是谁?他会不会有一天也死了?

这是欧映萱最近写给简晗昱的一封邮件。她信里所说的那些人,真的都死了吗?她曾经告诉过我,在她的生活里,林邈不是第一个死掉的男人。看来,欧映萱的背后还有着不被人了解的过去。林邈以及和她说的那些男人的死,会不会都和她有关呢?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然后,我又想到了一直与欧映萱通邮件的简晗昱,他上一次见我的种种表现那么像林邈。而且,他过往的心理医生给他的评价是,每隔一到两年他的人格就会转变一次。那么,在林邈之前,他的人格又是怎样的?我打开了那份长长的关于简晗昱的行为分析报告。

2008年,病人对艺术品开始变得比以往更加狂热。用“狂热”这个词来形容他绝不为过。虽然演艺事业繁忙,但他依然让助理买了一大堆关于艺术的书,《意大利文艺复兴史》《绘画鉴赏》《永恒的雕塑》……他甚至读了一些博士的论文。同时,他还请专人为他从世界各地的艺术品拍卖会上花高价购买了普通人很难欣赏的、十分晦涩的艺术作品。但这还不是最奇怪的,最使人无法理解的是,他时刻表现得像个艺术家,穿着的品位、对生活的要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当时,他在接拍一部描写民国时期著名画家林风眠的电影,所以他的经纪人怀疑他因为太入戏而有了情绪问题。

2009年,病人的情况是从一个狂热的艺术分子变成了一个情绪时常失控的躁狂者。他好几次在拍戏的片场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大喊大叫,甚至和导演、工作人员大打出手。他疯了一样地摔东西、挥拳头、破口大骂,这副样子被媒体拍下后,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公众形象。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病人除了很容易躁狂之外,还时不时表现得非常抑郁。他的经纪人甚至好几次发现,他在自己的寓所里有自残的表现: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用烟头烫自己的脸,有一次还好几天滴水不进,差点儿饿死自己。病人完全成了一个具有循环性人格障碍的人:躁狂时伤人,抑郁时伤己。

2011年,病人的病情经过治疗较之前有所好转,但他又出现了另外的令人无法理解的特征。他觉得自己看到五线谱的时候就会看到彩虹的颜色;看到英文的剧本和歌词就像看了电影一样,让他的感情有很大起伏;而且他很害怕看到数字,只要一看到某些数字,他就会担心那些数字和他的际遇,甚至是与命运有关。如果在跨年演唱会上,他是排在第三个出场,他就会拒绝参加演出,无论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如果在拍戏时,他扮演的球星穿上带有数字“9”的球衣,他就会歇斯底里地要求把那件衣服换掉,否则他就罢演。还有一次,他听到了一段新为他创作的歌曲的旋律,他就觉得整个录音室都是黑色的,他快要窒息而死了。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看了其他的心理医生对简晗昱病情的描述,我只能感叹一声:多么奇怪的变化啊!尤其是这些变化这么多年来同时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而现在,在2012年,他又开始表现得温文尔雅,喜欢游戏设计,甚至沉迷于推理,还发现自己好多年都无法入睡,就像死去的林邈一样。对于简晗昱的情况和他不断变幻的人格,我只能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严重的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通俗点儿说,就是多重人格分裂。

可为什么他会具有那些不同的人格呢?而且不同的人格还出现在不同的阶段。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又在简晗昱发给我的文件包中,找到了他写给欧映萱的信。同样也是三百多封,看来,我必须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