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3页)

伊濑反复看过很多遍地图,对地名已烂熟于胸。

“进入骏河湾后,北纬35度线在三保松原登陆,通过远州的秋叶山,穿过伊势湾后再登陆,经过三重县四日市北部的御在所山,贯穿京都的三条大桥和岚山之南的松尾神社,在兵库县明石以北40公里处同东经135度线相交。之后经过的全是陆地,直至山口县西海岸入海。所以,这起海上案件发生的地点有五种可能:千叶县外的太平洋、东京湾入口附近、相模湾、骏河湾和伊势湾。”伊濑一口气说完。期间,浜中一会儿垂下视线,一会儿又瞪大眼睛,嘴角还浮现出一丝似有似无的微笑。

“你觉得是这五个地方中的哪一个呢?”伊濑紧盯着浜中问。

“应该是老师采风旅行中经过的海面……我跟老师在一起的时候。”浜中的语气有些犹豫。

“采风旅行?”伊濑恍然大悟,“从明石到淡路那一段是在渡海,而且刚好在东经135度线上。这么说,案发地是明石海峡?”

“不止这一段吧?”

“还有从淡路去纪州加太那一段。”

“是的。从淡路洲本附近穿过纪淡海峡抵达和歌山县的加太,中途经过友岛。东经135度线刚好从洲本南端和友岛之间通过。”

“是那一带啊。”伊濑嘟哝道,脑中浮现出旅行时的景色。渡船上,右侧的友岛渐渐朝身后退去。岛上全是平地,没有山,海面也很平稳。渡船沿着友岛西端与淡路东端之间的水路行驶,远方的水平线若隐若现。

“浜中君,你怎么知道案发现场在那里?”

浜中在椅子上扭了扭身子。“我也做了很多调查,历尽千辛万苦才推定那里就是现场。请听我细细道来。”他说,“我的想法同老师一样,计算出东经135度线和北纬35度线通过的海域,得到五个结果。随后我就去海上保安厅调查海上事故记录。尽管只有五个海域,可都要追溯到多年以前,查起来绝不轻松。我一丝不苟地调查了所有的海域,包括触礁、撞船和船自身的故障造成的沉没。有些事件表面上看是事故,实际上却可能是犯罪。为了筛选出这些可疑的事故,我在海上保安厅调查了十天。”

“十天?就是说,你……”

“没错。我并没有去盐釜和网走,而是拜托刚好要去那些地方的朋友给您寄去了明信片。那么多天不和老师联系很是失礼,而且我不想让您担心我的安危。只要您知道我去了盐釜,就会把注意力从我身上挪开。另一方面,我也想通过两地的地名给老师一点关于案件的提示。”

“你把我骗得够惨的啊!”

“请别动怒。总之,我不想让人知道我在海上保安厅待了十天。”

“好吧,我知道你有多么努力了。快告诉我你的调查结果吧。”

“结果就是,东经135度线延伸到友岛以南,具体地说,是在北纬32度30分的位置,曾经发生过一次海上事故。那个位置就在我同老师乘船经过的纪淡海峡中的友岛西端以南一百多英里……”

“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故?”伊濑不禁身体前倾。

“排水量150吨的机动船发生了火灾。那艘船当时正在前往土佐的高知装载海产,刚经过潮岬进入纪淡海峡以南的海面。船上没有货物,所以商品未受损失,但船员都遭遇了灾难。”

“烧死了还是溺死了?”

“没有人溺死。刚好有一艘船从附近通过,救起了在海里挣扎的船员。但船员中有一个失踪了。”

“等等,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昭和十六年三月。”

“昭和十六年?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所以我说我历尽艰辛才查出这个结果啊。整整忙碌了十天。”

“我知道。出事的那艘船叫什么名字?”

“老师,那艘船的名字早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第二海龙丸……要不是第一海龙丸?”

“发音与‘海龙’一样,但汉字并非写作‘海龙’。”说着,浜中顺手抽出一张纸巾,用钢笔在上面写了四个汉字。

“宇美辰丸。”伊濑看着四个字,愣愣地轻读出来。

“是的。木津温泉山中发现白骨的地点出土的船板上写着‘第二海龙丸’,而松尾神社匾额上出现的是‘海龙’二字。‘海龙’明显是‘宇美辰’演变而来的。”

“原来如此。”伊濑低吟道,“但这种手法也太隐晦了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是寄希望于知情者能够看懂。与案件无关的人自然会熟视无睹,而与案件有关的人必定会有所察觉。再同东经135度线结合起来,给知情者以明确的提示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