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火焰山 第二十八章 吉利钱

“黄泉路?!何老师,你别吓我!”我吓了一跳,黄泉路不是阴间之路吗,这真是要人命哪!

“我也不清楚,上面就是这么说的。”何凯教授想翻到后面看看鸟篡的内容,但是她瞄了一眼,却摇摇头道,“这不是完整内容,应该只是一部分。”

“帛书不完整?”我甚为不解。

“先想想怎么出去吧,把刺猬找来,看看他们怎么走。”王连长建议道。

这次的经历结局太过悲惨,我也不愿意再在这里待,恨不得马上出去。只是善后工作一定很头疼,死了这么多人,该怎么和上头交代?把刺猬从地下室带出来以后,它们并不买帐,一动不动的。被困住几十年的刺猬肌肉萎缩得厉害,要爬行已经是不可能了,更糟糕的是它一脱困不久就死了!另一只刺猬似乎有感应,它伏在地上,也不愿意挪动。大家看着心痛,也不愿意强迫另一只刺猬,所以只能另寻出路。

要说古代人就是有这么个毛病,如果修了什么大工程,肯定得想办法把工程的前因后果作一下“现场记录”,要么是壁画,要么是刻纹,甚至还有工人在修筑工程时偷着刻的,不光中国如此,其他国家也一样,比如说埃及。帛书上的记载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两个女人轮流记录,只是她们写的“黄泉路”究竟在哪里,是不是出口?既然瞒过了麴文泰,那么这个出口一定非常隐蔽,以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恐怕很难寻见。

范里让何凯教授把帛书给他瞧瞧,然后一笑,轻道:“原来如此。”

“什么原来如此,知道就快说。”我催促道。

范里这次没再装傻充愣,他让我们大家注意两个女人所记载的内容,可是我看了半天仍没看到出门道。倒是脑子不灵光的许少德说,记载的文字摆成了一个铜钱的形状,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之前一直觉得文字排列甚有问题。可是,文章的形状和钱币有什么关系,又关“黄泉路”什么事?“黄泉路”多么不吉利的名字,怎么会是秘密的逃生之路呢,女人的思想真是特别!

“我明白了,范里,没想到你不光了解地质,还知道考古方面的。”何凯教授盛赞道。

“到底怎么回事,你们知道怎么出去了?”卢成教授焦急道,看他满脸苍白,估计腿伤已经折磨去了半条命。

“回地下室!”范里挥挥手道,但是我却觉得他的眼睛一直瞥着那卷帛书。

“我们不是刚从地下室出来吗?”王连长不解。

地下室经过刚才的地震,地板已经有裂开,特别是摆放干尸的那块石板,已经破碎得不成样子。我们低头一看,里面全是金银珠宝,古玩奇珍,填得满满的,难怪当初我们敲打石板会听不到空心的回声。不过,我注意到里面充斥着很多铜钱,关于这一点我就不明白了。如果说,铜钱流传至今,成了稀有古物,价值翻倍,那倒没什么稀奇。可是,在麴文泰任高昌国王的时期,这些铜钱在他眼里应该一文不值才对啊。即便是常乐公主,或者那名神秘女子偷偷建的秘道,那她们为什么要把毫不值钱的铜钱藏在这里?

“范里,你可别看玩笑,这里都是些金银之物,哪来的黄泉路?”我拍拍他肩膀,望着地下的财宝。

许少德家里虽然富裕,但是他看到如此丰富的财宝,顿时眼睛闪光,立即捡起一枚铜钱把玩,可是他却嘟囔了一句:“这麴文泰真迷信,铜钱上居然还写着‘高昌吉利’。”

大家一听,纷纷拾起铜钱,仔细观看,没想到铜钱上真的刻有“高昌吉利”的字样,而且是汉字。何凯教授在这个时候,又忍不住犯了一次职业病,不过她知道时间紧迫,所以就简短地告诉了我们原因。

何凯教授说,这些铜钱其实早有发现,1928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曾在新疆哈密吐鲁番发现一枚“高昌吉利”古钱,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唐代古钱收藏者的窖藏中也有一枚“高昌吉利”古钱,1973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贞观十六年墓志及“高昌吉利”钱一枚。

这种钱币是隋、唐之间新疆高昌王国的钱币,迄今只发现了很少的几枚,为圆形方孔铜钱,系浇铸而成。该钱正面为旋读汉文隶书“高昌吉利”四字,背面无文。钱体大而厚重,文字古朴,制作精良。

对于钱币上的“吉利”二字,有人直观的认为是“大吉”、“大利”,具有祈福、吉祥的意思,但是,这种推断是与高昌国当时的历史文化状况不符的。何凯教授解释,“高昌吉利”钱币中的“吉利”两字,应为突厥语ihk或ihg的汉语音译,意思为“王”,我国古代文献上一般译做“颉利发”或“颉利”。因此,何凯教授认为“高昌吉利”应该是“高昌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