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疑似的恋母情结(第2/2页)

虽然我对精神分析学了解不多,但对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还是有些了解的。

“完全理解。”我点点头,摊开手,“请继续。”

她接着说:“恋父、恋母情结的弱化,源于对同性双亲的畏惧与效仿。所以,男孩在性蕾期失去父亲,女孩在性蕾期失去母亲,都会因缺少同性双亲的约束,而导致性心理发展停滞在性蕾期,进而导致病态恋母、恋父情节的出现,这也是恋母、恋父情节的最常见原因。”

我默默点点头。

“但上述理论,都是在儿童至少拥有一位双亲的基础上而言的。”叶秋薇说,“如果一个处于性蕾期的儿童失去双亲,其性心理又会如何发展呢?”

“这个我从没想过,但肯定会出问题吧。”我下意识地挠了挠头发,“这种假设有什么意义?刘智普的双亲都在啊。”

“未必都在。”叶秋薇说,“你刚才不是分析说,刘智普很可能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情感缺失么?”

我一愣,迅速领会了她的意思:“你怀疑,刘智普处于性蕾期时,父母可能都不在他身边?果真如此,这应该就是他情感、人际关系方面人格障碍的根源了。”

叶秋薇微微点头:“第一,如你所言,他很可能经历过一定程度的情感缺失。第二,如方自立所描述,刘智普和母亲的关系很疏远。第三,在选择配偶的偏向上,刘智普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恋母情结。结合第一点和第二点分析,刘智普在成长过程中,很可能和母亲分开过一段时间。同时,结合第一点和第三点分析,刘智普处于性蕾期时,父亲很可能不在他身边。综合这些情况,刘智普应该经历过双亲同时不在身边的生活,而这段经历所处的时间,很可能就是三岁到六岁,即性蕾期。他表现出的疑似恋母情结,可能源于母亲之外的亲人。比如祖母或者外祖母。”

我默默点头。如今,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将子女托付给长辈,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留守儿童。殊不知,心理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就是12岁之前的儿童时期,父母的远离,必然会导致孩子心理发育不健全。合格的父母不是把孩子养大就算完事,而是要帮助孩子塑造健康健全的心理。

我沉思许久,深深地叹了口气:“请继续。”

“分析至此,我对刘智普的心理状况有了大致了解,做好了和他再次接触的准备。”叶秋薇继续讲述,“既然方自立认为刘智普肯定会主动联系我,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第二天一早,刘智普就给我发了短信:秋薇姐,我昨晚梦到你了。”

我坐直身子,拉了拉领口,随后深吸了一口气,又迅速呼出。听到别的男人给叶秋薇发暧昧短信,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叶秋薇看着我,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为了尽快证实自己的猜测,我回复:我昨晚梦见了我姥姥。他问:你跟姥姥关系很好吧?我回复:当然了,我小时候跟她在老家住了好几年呢。他迅速回复:真是缘分,我小时候也在老家住了好几年,不过不是跟姥姥,而是跟奶奶。我问他:你是几岁跟奶奶在老家住的?他说:从三岁半一直住到上小学。”

“上小学是六七岁。”我说,“他在老家的日子,正好是性蕾期的全过程。”

“是。”叶秋薇说,“我又回了一条:爷爷奶奶一定都很疼你吧?他回复说:我爷爷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在老家那几年,就我和奶奶两个人。”

“原来如此,在性蕾期跟祖母一起生活,又没有祖父或其他男性至亲的约束,所以性心理在性蕾期发生了停滞。”我点点头,不由地产生了新的疑问,“他父母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不仅没把老人接到城里,反而把孩子扔到了老家呢?”

“我也问了这个问题。”叶秋薇说,“但刘智普一直没有回复。直到上午十一点,他才给我打了电话,约我中午出去吃饭。”

我再次拉了拉领口,感觉喉咙里卡着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