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失踪

松江省眼科研究所位于曲州市南郊。所长简云笙时年五十九岁,满头白发如银,肤色红润,谈吐文雅,颇具鸿儒风范。

简云笙听苏采萱诉说过事情经过,又仔细查看了她用手机拍下的那些智障人士的眼部特写照片,叹了口气,说:“这起事件我听说过,利巴遂安眼药水害人不浅啊!”

苏采萱诧异地说:“简叔叔,你确定这是利巴遂安眼药水导致的后果吗?这过于耸人听闻了,到底是眼药水还是毒药啊?”

简云笙摇摇头说:“腐败啊,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竟然会为这样一种有严重副作用的药水颁发认证,难道这里面没有黑幕吗?你记住,任何社会制度下,只要有对利益的追逐,就会有腐败发生。利巴遂安眼药水的开发团队,片面追求疗效,过量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类药物,却不知过犹不及,这些药物虽然在短期内有立竿见影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潜在的危险性很大。例如我们都知道维生素A是一种对眼睛有益的药物,但如果大量使用,会导致眼睛出现复视、怕光、眼球震颤,严重时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及眼球突出,甚至连眉毛与眼睫毛也会脱落。抗生素、肾上腺素都对眼睛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

苏采萱说:“既然明知有这些副作用,收容所的那些智障人员又怎么会成为利巴遂安眼药水的受害人呢?这起事件究竟是谁操作的,难道不是犯罪吗?”

简云笙说:“这件事情已经有定论了,收容所的领导也已经受到了处分,按说他们也可能是一片好心,毕竟是为了智障人员的健康着想,只是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好心办了坏事。”

简云笙说得斩钉截铁,又表现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加上他在省内眼科学界的权威地位,不由得苏采萱不信,就谢过他出了门。

站在眼科研究所的门外,苏采萱掏出电话打给路瑶:“已经有专家作出结论,那些智障人士的眼睛确实是因为误用利巴遂安眼药水造成的恶果,无须再深究了。”

路瑶在电话那端说:“可是我调查到的真相不是这样的,要复杂和残忍得多,可以用‘灭绝人性’来形容。”

苏采萱听她说得郑重,追问说:“你认为的真相是什么,能不能说给我听?”

路瑶说:“我暂时还不想让你卷进来,这件事太可怕,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苏采萱对路瑶的话将信将疑,也许这只是一个急于要爆出重磅新闻的记者的想象,但是那些智障人士可怕的眼睛和路瑶焦灼憔悴的表情,又不可遏止地浮现在苏采萱眼前。她有些迷惑。

回到刑警队,苏采萱向李观澜诉说了事情经过。李观澜说:“听起来没什么破绽,那个晚报记者路瑶是不是有些好大喜功?”

苏采萱说:“我认识她的时间不长,交往过几次,感觉她的正义感很强,不像是名利心重的人。”

李观澜说:“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件事如果确实像路瑶说的那样另有隐情,那么,动机是什么呢?残害智障人士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苏采萱说:“在利巴遂安眼药水事件里,多方都是输家,获益者只有一方,那就是它的生产厂商,他们可以通过对智障人士的眼睛伤害程度,对药品的效力进行全面检验,以便寻找到最适合中国人眼疾的药水配方,从而全面打开中国市场。”

李观澜和苏采萱几乎同时脱口而出一个词——“活体实验”。

巨大的恐惧感袭上苏采萱心头。“活体实验”,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是一个过于敏感的词,它涉及了太多内容,人性、仁慈、伦理、道德等。这是一种在国际上争论不休的做法,在某种意义上,用“人神共愤”来形容它也不过分。

而利巴遂安眼药水的厂商,竟然用十几名——也许是几十名或更多的中国智障人士来做活体实验,以致他们终身失明。而在此实验过程中,这些智障人士曾经承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他们永远也无法说出。

这是怎样的一个令人睚眦欲裂的阴谋?

苏采萱对李观澜说:“立案吧!这是一起重大刑案。”

李观澜说:“目前还缺乏立案的基础,会诊专家的结论是有关方面误用了利巴遂安眼药水,定性是医疗事故,而简云笙作为省内眼科学界的权威,也认可了这个结论。要把这个结论推翻重新鉴定,那要借助国内甚至国际的专业力量,我们缺少足够有说服力的理由来启动这件事。”

苏采萱倡议立案也是出于一时义愤,其实李观澜所说的阻碍她也曾考虑过,办案子毕竟不能凭意气用事。

李观澜接着说:“如果随着事态发展,能够发现更多疑点,只要有一线坚实的立案基础,我们就可以着手调查。路瑶的介入是好事,她作为记者,没有我们警队的这些条条框框,反而容易发现线索,你要继续和她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