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26(第2/5页)

老人的一只胳膊有点萎缩,他看了看正在穿鞋的伯恩。“先生,你是新来的吧?”他用土耳其语说道。“我以前从来没看到过你。”

“我刚到这儿来,先生,”伯恩回答时脸上挂着谦恭的微笑。

“孩子,你到伊斯坦布尔来做什么啊?”

他们从清真寺的西门走了出去。

“我是来找亲戚的,”伯恩说道,“他叫内西姆·哈图恩。”

“用这个名字的人很多啊,”老人说,“关于这位亲戚你还知道些什么?”

“我只知道他在苏丹艾哈迈德区做生意,但做的是哪一行就不清楚了。”伯恩答道。

“哦,说不定我还真能帮上忙。”老人在阳光下眯起了眼睛。“有个叫内西姆·哈图恩的人在红炉街上经营着一家土耳其浴室,他的十二个孩子也帮忙打理生意。那条街离这儿没多远,好找得很。”

红炉街地处白胡子大街的中部。比起伊斯坦布尔热闹非凡的几条大街,这个地方要稍稍安静一些。不过,狭窄的街道上仍然汇集着各种市井之声,仿佛散不开的浓雾。商人们在扯着大嗓门揽客,卖食品的流动小贩叫卖不停,还有讨价还价时的独特现象——忽而哀声诉苦,忽而尖声抗议。红炉街倾斜的地势就像个山坡,它的下方一直通向马尔马拉海。街上开着几家小型家庭旅馆,还有一家土耳其式浴室——浴室的老板内西姆·哈图恩曾在法迪的命令下雇用叶夫根尼·费奥多维奇,让他把伯恩带进敖德萨海滩上的死亡陷阱。

土耳其浴室的黑色大门用厚厚的木头做成,门上雕刻着拜占庭风格的图案。门两边各摆着一只巨大的石瓮,原本是用来存放灯油的。配上这两只石瓮,浴室的大门口显得格外气派。

伯恩把自己背的皮包藏到了左边那只石瓮的后面。然后他推开门,走进了灯光昏暗的前厅。时刻不停的市井喧嚣刹那间消失,伯恩觉得自己一下子被寂静包围了,恍若置身于白雪皑皑的森林之中。片刻之后,他耳中残留的嗡嗡鸣响才全然平息。他发觉自己站在一个六边形的大房间里,房间中央那座造型优美的大理石喷泉正吐珠溅玉。房间四角带凹槽的柱子支撑着四道雕花拱门,它们有的通向枝叶扶疏的私家花园,有的则通往点着油灯、阒然无声的走廊。

这地方看起来简直像是清真寺的前厅,或是中世纪时期的修道院。和所有重要的伊斯兰建筑一样,在这座前厅里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由于伊斯兰教禁止人们用安拉的形象(或是其他任何活物的形象)当作装饰,伊斯兰建筑师们只好把舞动雕刻刀的愿望寄托在建筑物本身及其繁复的饰物上。

土耳其浴室会让人联想到清真寺,这其实并非巧合。浴室和清真寺都是人们表现尊重并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伊斯兰教极度重视对身体的净化,因此公共浴室在穆斯林的生活中始终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出来迎接伯恩的是一位男按摩师。这名年轻男子身材瘦削,相貌像狼一般凶狠。“我想尽快和内西姆·哈图恩见面。他和我有一位共同的生意伙伴:叶夫根尼·费奥多维奇。”

听到这个名字时男按摩师没作出丝毫反应。“我去看看父亲现在是否有空。”

大步走过里根国家机场安检区的莎拉雅正准备打开手机,就看到安妮·赫尔德在朝她招手。莎拉雅抱住了安妮,顿时感到如释重负。

“你回来了可真好。”安妮说道。

莎拉雅伸长脖子朝四周望了望。“没人跟踪你吧?”

“当然没有。我小心着呢。”

莎拉雅紧跟着安妮朝航站的出口处走去。她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感觉很不舒服。在战场上面对敌人是一回事,但自己家里盘着条毒蛇可又是另一回事了。她学着那些出色的演员开始酝酿情绪,脑海里回想着很久以前发生的一桩惨事:那一天她的小狗兰杰就在她面前被车轧死了。啊,太好了,她心想,眼泪出来了。

安妮满脸都是关切的神色。“你怎么了?”

“杰森·伯恩死了。”

“什么?”安妮大吃一惊,赶紧拉着她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站住了。“出什么事了?”

“老头子让勒纳去追杀伯恩,这可是他亲自派的刺客。勒纳和伯恩斗了起来,结果双双丧命。”莎拉雅摇了摇头。“我之所以赶回来,就是要盯住那个假扮马丁·林德罗斯的家伙。他肯定会露出破绽,这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