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案 亡灵对话(第5/12页)

  “色魔屠夫”专门在夜间偏僻处拦截单身女子,殴打后实施强奸。他有一个变态的嗜好,就是一边强奸一边死命地掐被害人的脖子。当兽欲发泄完毕,被害人也气绝身亡。

  第一起强奸杀人案发生后,楚原警方还把它当作普通的刑事案件来侦办。事隔一周后,又发生了第二起,民间恐慌,官方震怒,警方才投入大量警力开始排查工作。哪料到半个月后,也就是当年的7月31日23点左右,巡逻队员在路边树林里发现一具下身赤裸的女尸,立即拉响警报,数十辆警车、几百名警员出动,展开全城搜捕。

  丧心病狂的“色魔屠夫”就在警察搜捕期间,在第一个受害人被害约三小时后,在距离第一个案发现场约五公里路程的农家乐歌厅后面,奸杀了当晚的第二个受害人。

  至此已有四名女子遇害,全部系遭到强奸后掐颈至死。

  这个几近疯狂的挑衅行径,好像一记重重的耳光击打在楚原警方脸上,从局长、副局长到刑警队长、刑警、巡警,都又羞又急又怒,恨不得当即把凶手抓来,亲手把他千刀万剐才解气。

  当晚,市公安局召开局长紧急办公会议,将此案命名为“731连环奸杀案”。市局领导班子决议:“731连环奸杀案”为近期内工作重心,全局各部门、各警种均为“731连环奸杀案”的侦破工作让路,在人、财、物方面全力配合。市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挂帅,市局刑警队、各分局刑警队、各派出所的警员全部出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排查,凡是身体健壮、有夜间出行条件的单身男子,逐个过筛子。

  在这四起案子里,除去凶手留在被害人体内的精液外,唯一可供追查的线索就是凶手在泥土地上留下的几串脚印。楚原市公安局费尽周章请来公安部的足迹专家帮助鉴定,结果却差强人意。这几串足迹没有一只是完整的,全部是足尖的痕迹,也就是说,凶手具有极强的反侦查能力,在作案时是踮起脚尖走路。而公安部的足迹专家对这种情况一知半解,只能确定凶手为男性,中等身材,作案时穿一双国产运动鞋,却无法通过足迹分析出凶手的身高、体重、职业、特征等。

  那个年代还没有DNA鉴定技术,只能根据被害人体内的精液确定凶手血型为AB型,这使得逐户逐人进行排查的工作量减小,可是对破案并没有太大帮助。

  楚原警方的地毯式排查并非毫无收获,一个月内,警方抓获在逃犯二十余人,打击现行抢劫、强奸、凶杀犯罪十几起,破获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盗窃案件上百起,却连“色魔屠夫”的影子都没摸到。

  “色魔屠夫”在警方的重压下,沉寂了半年多时间。而警方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毫无建树,受到社会多方面质疑和诟病,终于中止排查工作。当时未到退休年龄的公安局长主动请辞,转任市政协排名最末的副主席。公安局内部大洗牌,刑警、治安、巡警支队的一二把手全部换岗。

  第二年立春那天,市内再次发生骇人听闻的奸杀案,被害人系在遭受强奸过程中被扼颈致死。此案一出,全市轰动,市公安局如临大敌,连夜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了一打二防三排查的办案方针。

  此时,社会上关于“色魔屠夫”的传说已经五花八门,出现许多版本。不仅被害人数被严重夸大,凶手的作案能力、凶狠手段和残忍程度都被极度渲染。楚原市民人心惶惶,一到夜间七八点钟,路上几乎见不到单独出行的年轻女人。

  然而“色魔屠夫”并未罢手。因不易找到作案对象,他把目光投向风尘女子。在从立春到立秋的约半年时间里,他又奸杀了六人,平均每个月作案一起。这六名被害者中,有一名系外地来楚原开会的公职人员,其余五人均为陪酒小姐或站街女。

  “色魔屠夫”神出鬼没,不断变换作案时间和地点,而且均为随机作案,加上行动敏捷,手段残忍,决不留任何活口,楚原警方得不到一点线索,眼睁睁看着受害数字增加,却束手无策。

  “色魔屠夫”待天气转凉后又安分下来,从立秋到初春那段时间,未再犯案子,楚原市因此得以短暂的安宁。市民和警方都抱有幻想,也许“色魔屠夫”多行不义,终于恶贯满盈;又或许他良心发现,从此洗手不干;又或许他在楚原找不到猎物,转到了其他地方。

  无论怎样,“色魔屠夫”的存在,让楚原警方蒙受巨大耻辱。在那之后的几年里,楚原市公安局的年终报告屡屡被市人大驳回或批判得体无完肤。市局刑警队的名誉和地位也因此远远落后于其他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