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案 异睡症(第6/15页)

  玲珑塔是大悲寺的寺产,算得上佛门至宝。它修建于魏文帝时期,多少朝代兴亡、兵凶战危,它自岿然不动,保存得非常完好,后人又几经修缮,与新塔相差无几,不过多了些历史沧桑而已。

  玲珑塔计有十一层,每层供奉一部梵文手写经书,所以又有“十一佛经塔”之称。楚原民间流传有一则关于玲珑塔的民谣,颇有些趣味:高高山上玲珑塔,玲珑塔里有佛经,佛经流传千百载,看过黄河九澄清,五百年来澄一澄,历经四千五百冬。当然,民谣难免有夸张成分,玲珑塔还没有四千五百岁那么老。

  李辉今天把省里主管宗教事务的头面人物都请到玲珑塔来,目的是定夺一件争议已久的“商业计划”。

  佛教和商业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当今社会里,两者却莫名其妙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些不惜把佛门净地沦为赚钱工具的所谓僧人们趁机中饱私囊,更自冠总经理之类的头衔,热衷于结交官商,不伦不类,徒留笑柄。好在佛祖他老人家“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不与这些伪僧人们计较。

  宗教局长李辉脑子灵活,早瞅准玲珑塔里蕴藏着巨大商机,提出一揽子开发计划,包括玲珑塔向公众开放、收取门票、影印典藏佛经出售、企业冠名、拍卖玲珑塔商标等,据估算潜在的商业利益以亿元计。

  不过这个计划遭到空蕴和尚的强烈抵制。玲珑塔是大悲寺寺产,空蕴和尚不松口,李辉也拿他没办法。而且空蕴油盐不进、软硬不吃,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勤修佛法,耳聪目明,行走无碍,看样子至少还能再做二十年住持,李辉无论如何也没有耐心等下去。

  为压制空蕴的“嚣张气焰”,李辉搬来省政协和省人大的主管领导,希望借助他们的地位促成玲珑塔开发计划。空蕴嗯嗯啊啊地答应着,却总是借口寺务缠身,使得省领导的视察安排一拖再拖。谁知他在两天前不知怎么突然开了窍,主动联系李辉,说欢迎各位领导来视察玲珑塔。早已达成默契的三位领导今天一早就拨冗莅临。

  一行人寒暄着来到玲珑塔门前,值守僧人规规矩矩地站在门侧,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念一声“阿弥陀佛”,说:“佛门圣地,请施主除去鞋袜。”

  许卫东一怔。李辉察言观色,忙说:“玲珑塔地面灰尘太大,两位领导就不要脱鞋袜了吧?”说着话用眼睛瞟向空蕴。空蕴低眉顺目,已经脱下僧履,正在除去洁白的布袜。

  那值守僧人又念一声佛号,说:“佛门清净之地,善男信女请除去鞋袜,虔心礼佛,无论贵贱,一体凛遵。”他像背书一样说话,表情虔诚又执拗,自始至终没向对面这一行人看上一眼。

  许卫东的脸马上就有不悦之色。苏建国见空蕴已经脱光鞋袜,瘦骨嶙峋的双脚踩在石板地上。这里数空蕴年纪最大,别人不便再找借口,而且一行人已经来到塔前,终究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转头回去。他打圆场说:“不能坏了佛门规矩,大家都脱了吧,上去走一圈就下来。”

  一行人先后脱掉鞋袜,光着脚丫子进了玲珑塔。在塔内发生的事情我就不得而知,玲珑塔的开发计划是通过还是搁浅,更不会有人通知我。

  总之一行人约半小时后才走出玲珑塔,几个省领导分别坐上车离去。这时我和侦查员们从路边的车里钻出来,屏息静气地进到塔里提取许卫东留在灰尘上的赤足足印。

  沈恕双手合十,向空蕴施礼:“多谢和尚。”空蕴还礼,低眉顺目地念一声“阿弥陀佛”,两道细长下垂的白眉被早春的微风拂动,像是蕴含着无穷玄机,无限慈悲。

  5

  2013年 5月25日。晴。

  楚原市中级人民法院。

  许卫东涉嫌故意杀人一案在楚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为保证法庭秩序,旁听人员须凭票入场。

  这起案件因许卫东的特殊身份,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媒体聚集在法院门前,各种录音笔、摄像机、照相机、平板电脑被挥来舞去,像是电子产品展销会。媒体记者们的脸上带着或焦躁或兴奋的表情,抻长脖子往法院院子里张望。

  为控制法庭人数,法院仅向媒体发出十张门票。程佳求爷爷告奶奶地搞到一张媒体票,兴奋得一大早就到法庭外等着,顾不上打理形象,头发疏松,两眼布满血丝,与平日的光鲜模样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