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5/6页)

“子夜歌戏团?”叶萧立刻想起了周寒潮告诉他的往事,“你知道兰若的事吗?”

“是的,在深入调查幽灵客栈以后,我从当地老人的口中知道了兰若的事。当年,还是一个小孩的阿昌,曾经和兰若在同一个戏团里,而且都住在幽灵客栈。也许,他目睹过兰若遇害的那一幕。”

“对,阿昌知道兰若长什么样,所以他对水月感到害怕。”

“在发生了兰若的事情以后,戏团自然是不能再留在幽灵客栈了,只能搬到西冷镇上。不久以后,戏团住的房子发生了一场大火,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烧死了,其中也包括阿昌的父母亲。只有10岁的阿昌和一个女演员,奇迹般地从大火中逃了出来。”

“幸存的小男孩原来就是他?”

老同学点了点头,又给叶萧泡了一杯新茶,然后继续说下去:“但不幸的是,那个女演员几乎完好无损,而阿昌却在大火中严重烧伤了,尤其是他那张脸,虽然得到了医生的全力救治,但最后还是破相了,结果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而且,从此以后他就不会说话了,也许是受到了父母被烧死的刺激,也可能是喉咙被烟熏坏了。子夜歌戏团也就此消亡,阿昌成了一个孤儿,被西冷镇上一个厨师收养长大。阿昌从厨师手中学得了一手好厨艺,但因为他又丑又哑,再加上那可怜的身世,周围所有的人瞧不起他。几年前,幽灵客栈在丁雨天的经营下重新开张,阿昌就到他那里去做了厨师。”

叶萧忍不住叹了口气:“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虽然几十年来,阿昌一直都被人歧视,但他的性格非常温和,从来没有恨过任何人,也就没有人再欺负他。总之,他是一个公认的老好人,没人相信他会做出杀人害命的事情。”

“那你认为这案子是谁干的?”

“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我个人认为,这桩案子类似于民国元年发生在幽灵客栈的惨案。”

叶萧立刻想起了信里的内容:“客栈的主人突然发狂,杀死了所有的房客,然后再自杀?”

“对,我查过民国元年的卷宗,与这桩案子非常相像。我想,任何人如果长时间居住在这种环境中,迟早都会发疯的,高凡就是现成的例子。”

“你是说秋云发疯了,然后杀死了自己的丈夫,然后又杀死了两个女大学生,又和丁雨山一起自杀?”

“这是最大的可能,至于失踪的那3个人,恐怕也早就遭到了毒手,只是尸体没有被找到而已。”

“真不可思议,就像斯蒂芬·金原著、库布里克导演的恐怖片《闪灵》。”

老同学沉默了一会儿回答:“确实有这种感觉。当时,我被这案子弄得焦头烂额,连着几个星期寝食难安。它就像恶梦一样,至今还会让我心有余悸。”

但是,叶萧还是茫然地摇了摇头。他不明白,既然这些人早已经死了或失踪了,周旋又是怎么见到他们的呢?真得难以置信,周旋把这些3年前凶案中的死者,写进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信中——难道,周旋住在幽灵客栈里的12天,都是和那些死去的幽灵们生活在一起吗?

叶萧想到了信里小龙的那些话,那不就是某种暗示吗?住在幽灵客栈里的,自然全都是幽灵。想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居然和幽灵们为伍,而且还把自己和幽灵间的故事,写成了信寄给他,叶萧就感到一阵毛骨悚然。

这是真的吗?

老同学看到叶萧不停地发抖,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不,没什么。”叶萧急忙抓起杯子喝了口茶,强行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他又和老同学聊了一会儿,谈起了在公安大学读书的年代,不知不觉就谈到了晚上10点钟。

再这么谈下去就要在派出所过夜了,叶萧终于依依不舍地辞别了老同学。他在镇上找了一家干净点的旅馆,凑和着过了一晚上。

第二天清晨,叶萧坐上了从西冷镇回上海的长途大巴。

回去的路上又下起了雨,他静静地倚在车窗边,看着西冷镇渐渐消失在青山中间。此时,他的脑子里又回想了一遍,昨天看到和听到的所有事情。总之,还是那四个字——不可思议。

看着雨点打在车窗上,叶萧忽然觉得,身边的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忽然,他想起了博尔赫斯,想起了卡夫卡小说里的约瑟夫·K。或许,幽灵客栈就是卡夫卡笔下的“城堡”,K永远都无法真正进入其中,而叶萧也永远无法知道客栈的真相。

幽灵客栈真的存在吗?

叶萧忽然产生了怀疑,那座孤独地矗立在荒凉海边的老房子,真的就是幽灵客栈吗?也许,他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里——所有的恐惧只是恐惧者的臆想,留下的只是世界对人类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