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永远的艾米莉(第5/11页)



  不论这个女人是伊莲娜·伯拉姆,还是艾米莉·埃尔哈特,我只确定了一件事:我的阿美已不在那个老妇人的眼睛里了。

  我同那些女人们坐在一起,她们喝一种热带饮料,而我喝朗姆酒。有一个女人是个寡妇,有一个可爱的男孩和一张优雅的脸孔,我猜我可以得到她的青睐。但是,我已经是一个结了婚的老男人了,我的生活方式多少有些改变了。

  伊莲娜·伯拉姆死于一九八二年七月,她把遗体捐献给了科学,她的家人遵照她的遗嘱,没有让那些追逐在她身后想确认她的真实身份的猎奇者得到她的指纹。

  大陆DC——10飞机懒洋洋地盘旋在塞班岛上空,透过云层,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岛的轮廓。飞离关岛四十五分钟了,布迪·布什,他的二人摄影小组,还有我坐在飞机上。第一眼瞥见塞班岛,感觉这座狭长的小岛到处覆盖着丛林,一座大山从岛的中部隆起;当飞机飞得低一些时,嵌着贝壳的悬崖,白色的沙滩次第显露出来,还有公路、楼群与耕耘过的庄稼。

  从空中俯瞰的塞班岛与我在“美国人”号纵帆船或它的救生艇上看到的略有不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每个到过塞班岛的人都会对它念念不忘:环绕着小岛的海水蓝得耀眼,绿得眩目,如同一块巨大的祖母绿宝石,呈半透明状态。

  “总有一天,我要带我妻子来看一看,”布迪说,“她不相信我所说的海水是多么美丽的话。你以前来过这里,内特——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海水吗?”

  “你越喜欢这里,布迪,”我说,“你从我身上得到的东西就会越少。”

  布迪因为没能让我向他透露我过去在塞班岛的经历而感到沮丧。

  “夜晚的星星……”他又开始了。

  “又大又亮?宛如钻石?”

  “回想一九四五年,那时每个晚上我们都躺在帐篷里的帆布床上,听扬声器里传来的胡根·卡米歇尔的《星尘》……他的这首歌似乎是专门为塞班岛而唱的。”

  “我表示怀疑。”

  “好了,”他防范似的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像它这样的小岛,成群的星星散落在夜空……是我那时太年轻的缘故,还是记忆在同我开玩笑?”

  “我也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说。

  即使从空中俯瞰,第二次大战留在小岛上的创痕也是显而易见的,战争的阴影仍不时浮现在小岛和平的氛围里:离海滨几百码远处有一辆沉没在海中的坦克半露出水面,一艘驳船的残体搁浅在珊瑚礁上,一架失事飞机的残骸一半没在水中,一半横卧在岸上——水晶般蓝色的海水里闪耀着金属银色的光芒。

  DC——10降落在考伯勒机场,靠近以前的艾斯里特·海纳达机场——又叫伊斯雷机场。我们在跑道上滑翔时经过一座有着木屋顶的混凝土结构的机库,上面白色的“塞班岛”几个字发出刺目的光芒,这个机库同另外两个半圆形的活动机库就是塞班岛飞机场的全部设施了。

  “这是我第四次来这儿了,”布迪一边走下飞机,一边说,“我一直不习惯战后的这些改变——没有吉普车,没有军用卡车,没有士兵、水兵与海军陆战队员。”

  这座由查莫罗人经营的小飞机场是一个熙来攘往的热闹地方,充斥着各种语言与声音——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赶往这个度假天堂:欧洲人,阿拉伯人,但绝大多数是日本人。布迪曾经告诉过我,日本人把塞班岛当做战争纪念馆与蜜月旅行胜地的混合体。

  “是啊,他们正在买回在战争中失去的这片乐园小岛,”他在飞机上曾对我说,“每次一小块。”

  事先安排好的福特篷车在等候着我们,我们把手提箱、摄影器材与录音设备——它们放在轻便耐用的飞行用箱子里——装到车后。那两个摄影师也来自达拉斯,菲尔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家伙,有自己的影视制造公司,通过给我们的这次访问弄来了证件而成为布迪的合伙人;斯蒂夫是一个瘦弱的留着胡子的长头发男孩,起初我把他当成障皮士,后来才知道他是越战中的老兵——他们两个都对摄影技术很在行。

  从机场出来的公路两侧,还看得到日本人修建的机关枪混凝土掩体;鲜红的械叶瓶术盛开在碎石铺设的海滨大路旁,在“西丑坎”当年驱车领我参观这个小岛时,这条路还只是一条尘土飞扬的土路。现在,汽车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自行车,但仍有很多人乘坐着后一种交通工具,上面还经常载着日本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