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踏浪挥霂第二节 鬼操船(第3/4页)



船速刚刚一快,还没来得及将鬼操船甩开三个凳长(鲁家估量距离的尺度,一凳长大约在两尺五左右。),因速度加快而导致排流吸合力的加大,鬼操船轻巧的船头一下子就往铁头船偏撞过来。

一支钉头带镰钩的长篙重重地撞在鬼操船的船头上,持篙的是老叉。他一双并不粗壮的胳膊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力量,又长又粗的竹篙在他手中撑作了一张巨大的弯弓一般。

竹篙变作了一张弯弓,也就意味着对面的船没有被推开,自己的船也没有被撑开。

老叉的脸刹那间涨得通红通红。这不是因为一招没成功感到羞涩而脸红,而是因为他一下子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气息一时回转不畅把脸都给憋红了。

本来一篙撞出,或者竹篙微微一弯再往外一弹,这样的力道足以让对方船头的偏移打个顿,反力也能让老叉脚下撑住的船身在行进的过程中偏移一点点。然后一切都会在步半寸和老叉两个的配合和算计下一步步进行下去,直到两船彻底拉开距离。

可是一篙之力非但没有预想的效果,两船还在竹篙撞出的瞬间突然再次贴近。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竹篙子刚触到那边的船头,那鬼操船突然大幅度地往这边平移了一下。正是这股力量与老叉之间互相抗衡,把竹篙抵住。而且鬼操船在平移的同时船体还上下一颠,这就让两面抵死的力道改变了方向,把个粗大的竹篙弯做了巨弓模样。

老叉不能松手,他只要稍一松劲,竹篙伸展到一个弹劲最大的弧度,就会将他远远击飞出去。当年在浙江桉目江“漂子帮”(一个专门利用水路漂流运送木材、竹子的民间帮会)中做“头漂引子”(连接成串的漂流筏子,在最前面一个筏子上控制方向、水道,避让漩涡和其他撞击物的人)时,他就见过有人被弯曲的竹篙把内脏弹击得粉碎。现在他只能这样死死撑着,等待船体能缓缓分开,或者有人来帮忙,把篙子慢慢释放。

弯曲了的竹篙开始有点颤动,那是因为老叉的身体微微在颤动,特别是他的双腿,不止是颤抖,连膝盖处都绷不直。是的,他快撑不住了。

鲁一弃快步走到老叉背后,单手推住老叉的背部,双脚一前一后,前面的左脚抵住老叉的脚后跟,给他下盘增加了个支撑点。鲁一弃在洋学堂学过力学方面的知识,他知道人体在没有其他支撑物时,这样前后脚加手的三角形状支撑是最稳固的。

老叉明显地喘了口气,因为有鲁一弃助力,那竹篙弯得更厉害了。这也就使竹篙释放能量的弧度发生了变化。

竹篙的最大弹力是建立弧度与纵向的转换上,这和竹篙弧度上的承力点有关。承力点越多,承受力量越大,但弹性变形却变小,直的竹篙从头到位都是承力点,但这样的话它具备的只有纵向的支撑力而缺少弹力。弯曲后的竹篙承力点会变少,这样弹性变形就会增大,而承受的力却会变得很小,也就是说有足够的弹力,而纵向支撑力却不足。只有在一个最佳弧度范围内,两种力量才会协调作用,释放最大能量。

眼下的情形是竹篙弯曲已经超过了最佳弧度范围,弧线上的承力点已经很少了,竹篙上的力量也就变小了。

“迈一步,折了篙子!”步半寸也许不是非常清楚篙子的受力关系,但是他知道篙子在弯过一定程度后,只需要再加上不大的力就能把篙子折断。这其实是将弧线上的弯曲受力最终集中到一个点上,当这个点承受不住两边加压的力时就会发生折断。

想法是正确的,动作却远不如对面的船迅捷。鬼操船船头微微一跳,竹篙弯曲的弧度变小了,力量变大了。老叉只急促短暂地发出一声“啊!”,便再次咬紧了牙关涨红了脸。也不清楚这声“啊!”是惊吓的反应还是发力的反应。

鲁一弃的脚下滑动起来,他不是个练家子,他的下盘极不稳固。他脚下这一滑,老叉的脚下也开始后滑。

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后滑让积蓄极大能量的竹篙在缓缓释放也让鬼操船的船头渐渐贴近。

一只枯瘦的手抓住了竹篙,同时一根尖细的盲杖撑在甲板上。瞎子出来,其实他一早就站在了舱门口,只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状况,一时上不了手,帮不上忙。此时他听出些端倪,特别是听到鲁一弃被一根什么篙子推抵得撑不住了,于是想都没想,出手帮着一起撑住竹篙。

三个人的力量可以让竹篙始终保持在一个弯曲弧度,却无法阻止鬼操船的贴近。

竹篙再次颤抖起来,却不是因为鲁一弃他们三个支持不住而颤抖。而是由于鬼操船的跳动而抖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