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5页)

那个时候水名电子虽然年轻且规模不大,但是却在电视机的关键零件——晶体管——的制造技术上远胜过他的竞争者。水名启介在公司面临毁灭性打击的时刻,意外结识了当时任职于通商产业省电子工业部的日向诚一。对于水名电子来说,这个固执又纠缠不休的年轻官员,却是实实在在的再生之神。

日向诚一并不希望水名电子这类规模小的电视机生产商,因为得不到通产省的资金援助而就此倒闭。作为通产省的官员,他的目标是让这些小型公司转型去生产别的电子产品。那个年代,“电子计算机”对于日本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尽管美国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电子计算机生产商。日向诚一敏锐地意识到,电子计算机将成为未来高科技产业的领导力量。由于晶体管是构成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在认定水名电子具有研制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之后,他开始游说水名电子放弃电视机,转而研制电子计算机。

在水名启介看来,研制计算机对于一个连计算机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企业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况且,即使研制出来,等到投入市场获得回报,这之间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曲折。但是他凭借自己在电子设备领域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仿佛与生俱来的胆识,认识到电子计算机的巨大可能性。况且,当时的水名电子如果失去通商产业省的支持,即使固执地继续生产电视,也不可能有生路。于是,在日向诚一的主推下,通产省和水名电子共同开始了漫长又艰辛的,日本国产电子计算机的研发之路。

将通产省与水名电子的密切关系公之于天下的,是昭和三十五年16的计算机市场开放风波。东京承办了1964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对于急于走出战败阴影,重新站上国际舞台的日本来说,是个向世界展示日本全新的一面的重要机会。而走出战败阴影的标志之一,在当时的首相池田看来,就是恢复日本因为战败而被迫抛弃的航天工业。首相池田提出,要在奥运会开幕之前研制出日本自己的客机。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和不到四年的时间,日本航空技术协会要求进口美国生产的电子计算机来辅助研究。与此同时,美国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制造商也威胁,如果日本不开放计算机市场,他们将会大幅度提高计算机关键技术的专利授予价格。

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压力下,说服日本航空技术协会,与美国电子计算机制造商谈判,以及游说池田首相这一系列工作全部是由日向诚一一人完成的。日向诚一知道,在国产计算机的研制还处在幼儿阶段的当下,一旦开放计算机市场,美国的计算机势必将摧毁所有弱小的日本竞争者,日本将永远无法拥有自己的电子计算机生产能力。他凭着对国产计算机产业的无比热情,和对强大日本经济的信念,说服了航空技术协会采用水名电子研制出的计算机。并且不但成功地守住了计算机市场的大门,还从美国人那里以低价格,争取到了计算机关键技术的专利。

结果在水名计算机的辅助下,第一架完全由日本生产的客机,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之前成功试飞。试飞带来的是日本航空工业的新起步,而对于水名电子来说,试飞的成功开启了他们引领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历史。那些通过电视机没能实现的雄心壮志,如今终于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了。水名电子的名字在一瞬间传遍全国,全日本上到内阁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了,水名电子是通产省大力扶持的,全日本唯一有能力生产电子计算机的企业。在那之后,虽然也有其他公司陆续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发,但是直到昭和四十五年17,水名电子在计算机市场上都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日向诚一也凭着他在电子计算机的开发上所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绩,在进入通产省的第二十一个年头,终于坐上了通产省大臣的位置。告别了公务员身份,进入内阁,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政治家。

日向诚一和水名启介这将近二十年的合作关系,简直如同官商合作的典范,为彼此带来了最大化的利益。到了这一步,用一段婚姻来完美地延续合作关系,简直是理所当然的选择。昭和五十三年18,日向香织按照父亲的意愿,嫁给了水名启介的长子水名浩司。同一年,水名浩司从父亲手里接管了公司的所有权,开始了他对水名电子的全面掌控。

这段婚姻对于日向香织来说,一半归咎于对父亲的尊崇,一半源于对母亲的反抗。在京都生活的二十年时间里,日向香织没有结识到什么朋友,但是却有一个从小青梅竹马的伙伴。作为大阪银行的长子以及注定的继承人,浅田久世对于看似神情高傲,实则敏感纤细的日向香织,抱着纯粹而炙热的爱慕之情。尽管家族对于他与日向香织的交往,始终是极力反对的。日向香织自然也是非常喜欢淡泊温和的浅田久世,如果不是父亲的意愿,她大概真的就会嫁给他了。可是,母亲恂子的一句话,却让她彻底否决了与浅田久世的一切可能性。母亲对她说道:“你如果喜欢他,就应该跟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