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3/4页)

这种推理不仅符合“眼睛像酸浆果(火盆)般,红得好像要喷出火来”的描述,也暗示了从大蛇的尾巴取出名剑的典故。

还有,因为须佐之男是从鸟发这一带来到人间的,这一点与斐伊川洪水说相当吻合。如果把整条斐伊川视做大蛇,冶铁技术发达的鸟发位于斐伊川的上游,也就是出现名剑的大蛇尾部。

另一个可以证明这种说法的现象就是:斐伊川的河谷里会有铁砂的原因是因为源流一带的土质含有丰富的铁矿。为了得到更多的良质铁砂,人们好像曾经到上游的山区进行开采,所以上游山区有人为的破坏迹象。人工开采铁矿的行为让斐伊川的河中泥沙滚滚,变成了一条黄褐色的河流,看起来的确很像“全身血淋淋,背部泛红,好像糜烂了一样,看起来非常可怕”的大蛇。

上述这两种说法其实可以视为同一种,即认为斐伊川就是大蛇的说法。

第三种说法则是“高志人侵略说”。《古事记》里有“八歧大蛇,是高志的八歧大蛇”的字句。因此而将高志人比拟为大蛇是有其背景的。高志地区的人很野蛮,经常侵略出云地区,他们如同恶蛇一样,带给出云地方百姓痛苦。

这个说法虽然也不容怱视,但是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高志人与大蛇外貌的关联,所以不如前两种有说服力。

除了这三种说法外,当然还有别的说法,可是论说服力和名气,还是这三种领先。总之,出云地区的种种特色与现象正是启发出云人创造出八歧大蛇这个奇幻之兽的灵感。

不过这些说法有一个共同的弱点:既然《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都有关于八歧大蛇的记载,为什么同样是八世纪由出云人自己编纂的《出云国风土记》里却完全没有提到大蛇之事呢?如果八歧大蛇传说确实是出云人自己创造出来的故事,那么把这个故事编写进自己人撰写的风土记中绝对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是《出云国风土记》里就是没有提到八歧大蛇。

也有学者主张,收录在《出云国风土记》里的内容是《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没有收或遗漏的部分,目的在于弥补《记纪》[2] 的不足。基本上,《记纪》和《风土记》不会有重复的部分。话虽如此,但觉得这是个谜的人并不会因为部分学者的主张而放弃怀疑的态度,仍然会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缘故。

吉敷针对八歧大蛇传说部分研究《古事记》,花了整个晚上。到了第二天星期日的时候,他才好不容易有时间打开波地借给他的史学院学报。

吉敷已经了解以前的学者是如何来解释八歧大蛇的了,接下来他想知道野村操有什么看法,做了什么样的解释。波地说过,野村操的说法可以说是前无古人,非常独特。她的想法到底如何呢?吉敷充满了兴趣。

因为是论文性质的文章,和《古事记》的现代语译文截然不同,字里行间的意思很难掌握,吉敷看得非常费劲。如果不是很有兴趣知道野村操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说法,吉敷大概会看到一半就把学报丢掉。

因为要详细说明的话可能会变成长篇大论,所以就从结论说起吧。野村操的说法可以称为“大山爆发说”,也可以说是“岩浆流大蛇说”。果然是划时代的说法。

在《出云国风土记》里,大山指的是火之神岳,也称为大神岳。这座山现在已经是死火山,但是从前曾数度爆发,岩浆窜流的模样不是很接近出云人对八歧大蛇这个怪物的想象吗?这是野村操有此说法的根源。

看到野村操的说法后,吉敷不禁大为佩服,深感言之有理。去年三宅岛火山爆发后不久吉敷就去了一次。那次虽然是因公出差,但却让他有机会目睹了火山爆发之后的地方景象。

那次的见闻中有一个景象让吉敷至今记忆犹新。他在一家民宅的院子前看到从火山口喷出来,被推涌至此的看似已经冷却的岩浆。但是,当他稍微靠近一点点那好像已成块状的熔岩,就能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热量,这让吉敷觉得很不可思议。再靠近一点,吉敷看到熔岩上有一个奇特的圆形小洞。让吉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圆形小洞好像熔矿炉的小窗,可以看到里面还在燃烧的红色火焰。

现在回想起来,“像火盆一样的大蛇的眼睛”大概就是这个模样吧?炭火在火盆之中燃烧得像要喷出火来的样子确实符合对大蛇眼睛的描述。

那时驻在当地的警察的话也很有意思。那位警察四十岁左右,他说救灾的时候他沿着山路前进,岩浆也在他的眼前沿着山路前进。如果他说的是实际的情况,那么岩浆前进的速度大概和脚踏车差不多。他还说在他前面往前流动的岩浆不断地发出“咻、咻”的声音。那声音让人联想到巨大动物的鼻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