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晚餐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

——伽利略(意)

第一节 物证,浮出水面

十二月深夜的湖水寒冷彻骨,干警们分成三拨人轮流下水进行搜索作业,体力透支严重。

不少人开始打喷嚏、流鼻涕。

安力为几次想往下跳,都被贺科伸手拦住。贺科必须执行裘处长的命令,严禁专案组的主力干员下水,以防消耗有限的体力。

经过几十名警员的一夜打捞,第二天早上十点,一样东西终于浮出水面。

那是一个小小的电子仪器,体积大概也就是半个ZIPPO打火机那么大。打开塑料外壳,发现里面的主要构件是细微而复杂的电路芯片。

根据物证鉴定中心的何心怡和技术支持中心其他同志在现场初步判断,此物可能是类似于手机芯片的一种电子遥控装置。由于在国内很罕见,仍需进一步鉴定。

好事成双。

刚回到办公室,安力为就接到了倪大龙的电话。

“有眉目了。”

“哦?那么快,才一个星期?”安力为惊喜道。

“八天了。和三年前林念祖在西藏考察金鑫源矿业集团公司的时间相当。很有讽刺意味吧?”

“大龙,具体说说。”

“首先,这家金鑫源矿业集团公司就是应泰重工的全资子公司,这一点已经坐实了。第二,根据公司的记录,在二〇〇九年七月四日至十一日,林念祖确实考察过金鑫源,一共待了八天。第三,我查阅了金鑫源氰化物的每日消耗记录,在此期间,每日的用量比平日要多出十多克。八天就是近一百克。”

“天呐!氰化钠的致死量是零点一至零点三克,也就是说,丢失的量足够杀死三百多个人了。”

“是的,理论上是这样,但在使用氰化物的企业里,氰化物的日平均使用量,上下浮动个几百克,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就是这个原因,使得多布吉认为是日常损耗。”

“这也是个问题啊。如果不能否定损耗的可能性,即使我们认定这就是林念祖偷的,也不能拿来作为证据。”

“坐实林念祖的关键证据,我一定会拿到的,”倪大龙在电话那头坚定地说道,“老安,你怎么不问问,为什么我始终相信这不是损耗呢?”

“对呀?为什么呢?”

“直觉。你想,怎么可能那么巧,就在林念祖视察的八天之内,毒物发生了流失。来西藏之前我就感觉一定有鬼,现在证实我的感觉是对的。记录上每天少十克,连着八天都是如此。这不是巧合,也不是损耗。如果金鑫源公司对毒物管理制度非常混乱,或许还可以有别的解释,可偏偏,他们的出入库制度是极其严格的,每次出库、归库都要经过一一清点,然后主任再签字确认。”

“如此说来……确实可疑。”

“关于否定损耗说,我还从一位老员工那里得到了一个有用的细节。三年前来视察的期间,林念祖没有住在公司事先安排好的宾馆,而是坚持住在总经理办公室的套房里。八天都是如此。理由是,关于企业的全部资料都存放在总经理那里,住在那的话,看资料既方便、省时间,又省却了来回搬运资料的人力。”

“八天?也就是说,他晚上一直住在总公司内部?他这是……”安力为皱起眉头。

“别着急。这其中当然有蹊跷,只不过当时企业内没人会想到这一层。况且,三年前的一个小细节,恐怕就是荣应泰知道了,也不会疑心有什么不对吧!反而会夸他勤政和节约人力。毕竟,林念祖的理由听上去很合理嘛!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当时的总经理套房和氰化物存放库在一栋楼里,套房在三层,库房在一层。”

“他有钥匙?”

“钥匙有两把,一把在库房主任手里,另一把就在总经理套房的抽屉里。”

“原来如此。大龙,这还真是重大发现哩。”

“不仅如此。据保安队长回忆,当时的情况是,下班之后,除了两个保安、一个门卫之外,整个企业内部就只有林念祖一个人了。”

“越来越有意思了。大龙,这是你套出来的情况吧?”

“当然,不套,怎么会有人跟我说这些呢?根本没人想得到这些细节。你想,林念祖是上峰派来的钦差大臣,有谁会怀疑他监守自盗呢?又有谁敢怀疑呢?总之,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完全没有人存在偷窃毒物的动机,而丢失的这点氰化钠数量与日常损耗比起来,也实在是微乎其微,算不上什么。”

“所以,他们就以为是出库时记错了分量,是吗?”

“他们以为是库房里的天平秤出了错,因为库房里的秤当时确实处于调错了刻度的状态,平时一直都是正确的。于是,这件事情就以库房主任轻微疏忽,总经理一句口头批评,要求以后多加注意而草草了事了。此后再没人提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