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密室讲义(第3/20页)

“年轻人,你还需要丰富新知识呀!知道核电池吗?”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吗?也就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不断地放出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的新型电池?”

“正是这样。我听窦主任说过,这颗核电池的理论寿命可以长达一千年。他是从林总那儿听来的。”

“原来如此。所以,这只大红钟从来就是不需要换电池和修理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是林总来了之后安装的?”

“对呀。以前,我们每个车间都需要配置钟表,装了大红钟之后就不用了。你刚才在厂区四处都逛过,发现了什么跟别的工厂不一样的地方吗?”

“从厂区的无论哪个角落,哪怕是车间里、门口保安亭、洗手间里,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口大红钟。”

“不愧是小警察呀!观察得够仔细。”

“承蒙夸奖。非常感谢您,老爷爷。”

厂区中心大道的尽头,就是七层楼的办公大楼。

这是一座带有年代感的苏式风格建筑。虽然只有七层,但实际上按照当今流行的建筑层高标准来计算的话,足足有十层楼的高度。

大红钟位于七楼林念祖办公室外的墙上。因为红色的指示数字在黑色底盘上显得极其醒目,所以使得人们从任意一个角落都能看清。

千行遥望着大红钟,暗暗点头。

“真是个不错的设计呢!”

“是啊!没有大红钟的时候,需要每个车间各自设置钟表,互相之间出现偏差是难免的。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对于时间的要求有时精确到了秒,统一的时间观念是很有必要的。大红钟解决的,实际上就是度量衡的问题。”刘晓伟随声附和道。

“嗯。现在是十五点三十三。刘叔,‘1’的那个位置是总经理秦山的办公室,‘:’的位置是林念祖的办公室,最后一位‘3’的位置下方是窦连海主任的办公室。是这样吗?”

“一点都没错。”

“咦?”千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刘晓伟的脸上,“刘叔是有什么事要告诉我吗?”

“这个……是啊……可是……”刘晓伟嗫嚅着。

“遇到了难事?那就直说吧。”

“哦,哦……那我就直说了吧,是这样……”

刘晓伟将安力为的话转述给了千行。

令他没想到的是,千行好像根本没当回事,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知道了”,然后又该干吗干吗去了。

刘晓伟愣了。

怎么可能那么淡定呢?这小子难道真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难道……

又转念一想,他算是彻底明白了。

敢情危险发生的那一刻过去之后,千行在第一时间就预料到了,自己将被母亲带离侦破现场啊!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千行才要求立即前往海鲜王府和应泰钢构第一分厂呢。他一定知道,这次被母亲拉回家,说不定就此失去了人身自由,再也得不到现场调查的机会了。

刘晓伟自叹不如。

“……看俺这身子骨,杠杠的,跟铁打的一样。”一位络腮胡子的硬汉在和千行说话。

声音洪亮如钟。

这位中年师傅不免令刘晓伟想起了年少时看到的一部武打小说中的人物——虬髯客。噢不,也许很多武打小说中都有他的影子。

刘晓伟肃然起敬,悄悄地溜到虬髯客的身后。

“那天中午有没有觉得时间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呢?”同样的问题。

“不对?有啥不对呢?挺正常,没啥不对的。那天我胃口还特别好,连吃了两块大排,三个狮子头。”

“平常也是吃那么多吗?”

“平常吃一半吧,那天不是检查机器吗?可能干得多所以吃得多吧!”

“很重的体力活吗?”

“那倒……”虬髯客摸摸脑袋,“不是。现在想想好像没干体力活呀?检查机器又不要搬什么东西……是……有点奇怪哦。”

焦工不在厂里。窦主任风风火火的,很快就赶来了。

“甭客气,你们问吧。”

“那天林总电话多吗?”

“多。林总向来是电话不断的。不过……说起来那天可能他调了震动,倒是没有电话铃声,可能是出于尊重德国专家的考虑吧。有一些欧洲和美国的专家不喜欢使用手机,如果你在听他们讲话的时候老是接手机,将会被他们认为是一种怠慢。林总处理得很得当。他那天很少直接接电话,只是在专家不说话的间隙,用短信来回复给他打电话的人。因此,他那天短信发得比较多,接电话倒是很少。林总做事,一向是很周到的。”

“哦。”

“林总有个习惯,如果遇到不方便接电话的大事,他会把所有来电都转接给女秘书,由秘书来分析哪样重要,哪样搁置。”

“如果遇到重要的电话,秘书会用短信来请示一下,林总当即做出回复。只有非常重要和紧急的电话,他才亲自给人回过去。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