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案 湖中无头尸(第5/8页)

我觉得自己的世界有点混乱,到底是怎么回事?韩哥把那只变色甲虫封到一个虫瓶里交给我。然后,我被韩哥撵出冷藏库。临走之际,他吩咐我要分析和检测变色甲虫,希望我能找到新线索。

第三章 真正的案发现场

我光是在旁边看着都头皮发麻,变异虫的肌体遭到腐蚀,身上的东西开始逐个脱落。师父把整个铁爪丢入瓶内,变异虫瞬间让溶液吞噬,不知道是不是彻底死透了。

我带着疑惑回到自己的昆虫研究室,把相关工具准备好,开始仔细观察变色昆虫。

第一步,需要确认昆虫种类,找出其特性。我从柜子里拿出师父送我的昆虫百科大全,其实是他破案多年写下的昆虫笔记。我翻阅了许久,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笔记本内找到师父记载的一种非常类似变色甲虫的虫。

虫子属于郭公甲科中的赤足郭公甲,成虫体长3.7~7mm,长椭圆形,背部为金属蓝绿色,触角基部第3~5节赤褐色,棒节3节,末节最大,呈方形。前胸背板宽,前端窄于后端,后缘角钝圆,小刻点密生。小盾片小,半圆形。鞘翅基部宽于胸背板,后端向后与内侧倾斜成圆形,不由刻点行和细毛。

年生时间为2~6代,卵常常成堆在食物、墙壁、包装物、尸体内部等缝隙间。在25℃下,卵期为8天;在30℃下,卵期为4天。幼虫3~4龄,在30℃下,蛹期约6天。成虫之后有假死或伪装特性,寿命仅有一年多。

综合以上几个特点,符合假死特征和背部等条件,变色甲虫能够归类于郭公甲科。

随后,我又仔细看了看手里的昆虫检测报告,一时间有点回不过神来。依照韩哥的推断,天桥和飞天湖并非真正的案发现场。确切点来说,第一案发现场到现在居然还无法确定,那更别指望能成功抓捕无头女尸案的凶手了。

郭公甲科虫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在水底,因为它是陆生昆虫,去到水里必死无疑。

一时之间,我非常苦恼,皱紧眉头道:“怎么办?虫子莫非是自己飞去的?”

我左思右想依然拿不定主意,便给师父打了个电话。师父让我到他那个昆虫研究室去,他在那儿做最新的昆虫研究。为了解决迷惑,我带上昆虫尸检报告,快速冲下楼去,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往师父的所在地点。

25分钟后,我来到师父的研究室。他正背对着我在做实验,看上去根本不着急。我见师父一直没搭理我,便一直看着那个背影,心里有点发虚。直到现在,我都没想明白自己究竟啥地方搞错了。

原本在做实验的师父,突然转身向我招招手说:“小靳,把你的昆虫尸检报告给我看看。”

我连忙小跑过去,将报告递给师父,并解释道:“师父,韩哥说我的报告没问题。”

师父接过报告翻阅起来,脸上的神情复杂多变。他看完后,反问我:“你确定没错?”

遭师父一问,我开始自我怀疑了,小心翼翼地说:“还请师父指出错误。”

师父翻开我的报告,指着其中一条,说道:“什么叫虫卵大量离奇死亡?原因何在?”

我联想到那群该死的水蛭,说道:“估计是被水蛭电死了。”

师父听了我的回答,摇摇头叹息道:“水蛭电死了?小靳,你让我很失望啊!”

听着师父的点评,我不禁涨红了脸,低垂着脑袋。我确实不懂水尸案,可以说实在是无从下手,甚至毫无头绪。水尸案不同陆地尸案,此类案件的不确定因素太多,水生物会误导判断。

师父眼神复杂地看着我说:“小靳,你有所不知,在水或湖泊之中水生物虽多,大部分都会选择啃食带有脂肪性的东西。人死后,尸体会因为泡水后膨胀,散发出特有气味吸引生物前往寄生产卵。不过,你低估了尸虫卵的复杂性啊!”

我让师父糊涂了,不禁问道:“师父,您认为是怎么回事?”

师父或许明白我实在无法破解虫卵离奇死亡之谜,便拉着我走到一张实验台前。上面摆着三个昆虫瓶,瓶子里装着三只葬甲科昆虫,分别都具有嗜尸性特征,而且生命力特别顽强,无论何种环境均能生存。

我正想开口提问,师父却示意我别说话,他蹲下去在柜子里找东西。不出顷刻,他拿出三个小铁盒。他把铁盒子放在桌上,依次打开。第一个盒中是一只七彩毒蛛,后面两个分别装着蜈蚣和毒蝎子。

我不太理解师父的用意何在,耐不住好奇问道:“师父,您拿这几样东西出来干什么?”

师父面带笑意,“小靳,如果把它们和葬甲虫装在一起,谁会先死?”

我白了师父一眼,觉得这问题实在过于白痴,想都没想便说:“肯定是葬甲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