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保坂仁史篇(第20/65页)
“干得真漂亮。”
我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老头惬意地一笑,拿出一直放在怀中的右手。
在他的手里,握着个鼓胀胀的黑皮夹子。老头把它在手掌上一拍,趾高气扬地按下了电梯钮。
“哎,阿广,难道那是——”
幸绪高声叫了起来。老头赶紧把食指放在嘴上,示意她小点声。
幸绪慌忙闭上嘴,看看四周。休息室里的侍应生,正很疑惑地看着这边。
正好这时电梯来了。我们赶紧冲进电梯,逃离了二十二楼。
在耳目众多的大厅里看钱包里有些什么当然是不可能的了。于是我们匆匆穿过大厅,回到了停在停车场上的小货车里。
“啊呀,这可是一笔意料不到的外快呀。”
老头在司机座上打开皮夹子,不由感叹道。我从后座上一瞅,只见崭新的一万元票子,足足有十来张。老头把它掏出来,冲着眼睛还睁得老大的幸绪说道:
“有一点要先说明一下,我可不是常干这事的。这是为了弄清敌人的来历而采取的强硬手段。直接把手伸进别人怀里偷钱的做法一点儿创意也没有,那很没意思。”
虽然都是从别人那里抢钱的犯罪行为,但是造假币和小偷,在本质上有明显的区别。老头有他自己的一套犯罪哲学,他说这话也是为了让幸绪能理解他。
幸绪看着老头,一个劲儿地直点头。
“我懂。要是阿广常干这事的话,那日子肯定过得比现在要好得多了。”
“这笔钱,就留做造假币用吧。”
老头说着,把钱卷起来塞进了口袋。
接着,又重新检查起钱包里的东西。在放零钱的侧包里,搁着几张不知是哪儿的金卡,还有名片,共六张,都一样,所以一定是这钱包主人的。
名片上写着:
中央物商株式会社筹备办公室
代理主任长沼康成
总公司地址在名古屋市中区。
“中央物商吗……”
我不禁挠挠头,这名字还从未听过。老头摸摸他那稀疏的头,小声说道。
“果然没错。”
“什么果然没错呀,老爷子,你知道这家中央物商公司?”
“你一直生活在东京,不知道也在情理之中。这家公司经营区域很广啊,包括从名古屋到东海一带的很大一部分地区。”
幸绪从副座上探过身来冲我说道:
“喂,不是有家叫中央市场的旧货商店吗。”
她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在地方电视台,经常播放一些东京看不到的土特产的CM。静冈县也不例外。在深夜的节目中,这种节目数量会增加许多。其中有的郊外型旧货商店的CM只是连着大叫几遍商店的名字,一点美感也没有,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家中央市场了。
原来,它是取中央物商的中央二字来命名的。它的筹备办公室代理主任在跟帝都银行的贷款员们一起用餐,莫非……
我把视线从名片上移开,看着老头。
“难道是为了建店,要把土地……”
“此外还会有什么?据我所知,在富士市内,还没有一家中央物商的店铺呢。”
竹花印刷的右邻,现在还是一片空地。单看工厂或空地的面积都不是很大。但如果把它们合起来,只要再建个立体停车场,建成一家郊外型商店肯定没问题。
竹花印刷的周围,原来是工厂街,地价不是那么贵,而且,由于地价还在下降,再加上远离商业街,也不用担心会发生地方零售店的反抗运动。旧货市场的建成条件还是蛮不错的。
但是很不巧,如果光用他们找到的那片空地来建店的话,面积就有些小了。不过,旁边正好有家眼看要倒闭的印刷工厂。
只要竹花印刷没了,中央市场就有可能填补富士市这个空白。因此,中央物商就跟作为主要银行的帝都银行商量……
这些情节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的脑子里不停地闪现着。
“幸绪,那边的地产是在公司名下吧?”
听了我的问话,幸绪点了点头,脸绷得紧紧的。
“好像贷款还剩许多吧。”
如果竹花印刷倒闭了,那贷款给它的银行当然会恬不知耻地跑来参与公司清理。
在泡沫经济破灭后,为防止再出现不良债券,银行对地产的评估肯定是严起来了。然而,帝都银行还是又贷给了竹花印刷五千万元的追加贷款,这说明,即使扣除还没偿还的贷款额,地产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