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保坂仁史篇(第2/65页)

老头说着,“嘭”地拍了一下印刷机身。

“这台机子,是胶版印刷机,可以说是平版印刷的代表。”

“等会儿。你的意思是——三大印刷中有个平版,它里面又有种胶版印刷?”

被我这么一问,老头急得直摇头。

“唉——真麻烦。这么着,做个小实验给你看看吧。幸绪,墨跟纸,再拿杯水。”

“晓得了。”

幸绪慌慌张张穿过那些机子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就回来了。胳肢窝里夹着纸,手里拎着小铁桶般大的油墨罐和一杯水。

那纸,好像是超市广告的试印品,上面都是些印坏了的蔬菜和鱼啥的。

老头把广告放在机子旁的工作台上,打开了油墨罐的盖子。里面装的,是基本色之一的洋红,也就是红色。老头毫不犹豫地把左手伸了进去。

“首先,是凸版。”

从罐里拿出的手上沾满了红色的油墨,老头把那手捻到广告纸的背面。

不一会儿,那只跟相扑运动员的手简直没法比的干瘦的手便被印了下来。

“看着。像这样在凸起的地方沾上墨印刷的就是凸版。你还记得过去印刷报纸时,都是工人们一个个挑选出铅字,排好版进行印刷的,就是那种方法。说的再白点儿,跟小学时做的甘薯印模结构是一样的。”

“阿广,那是过去。现在的小学哪儿还用什么甘薯印模呀。”

幸绪一个人在那哧哧地笑着。老头毫不在意,仍用那张死认真的面孔对着我。不知为何,他又伸出那只仍沽满墨迹的手。

老头把张开的手指并拢,像把刀那样比划了一下。

“看,这样你就能注意到手指间和掌纹里还满是墨吧。这样一弄,……”

老头就那么把并拢的手又一次按到了纸的空白地方。“再使劲用力……”

说着,老头把右手放在按住纸的左手上,使劲儿压了压。

等手拿开后,再看纸上,这回出现了一个红色与白色同先前的手印正好反过来的手印,就像刚才那个的底片一样。不仅五个手指的轮廓,还有感情线、生命线等,甚至是手掌的细纹也被清楚地印了下来。

“这就是凹版印刷。方法就是在凹处留有油墨,再印到纸上。”

“就跟铜版雕刻术或蚀刻术一样。”

幸绪从一旁为我做了补充说明。所谓的铜版印刷,就是在聚乙烯版上用磁针刻出图案,倒上墨,把纸按在上面进行印刷。我记得小学手工课上确实曾学过。

这说明对我来说很易懂,可是老头却歪歪头,看着幸绪说:

“啥?那个啥铜版……?”

“得了,得了,都是老头子了嘛,不知道也没什么。”

幸绪笑着,拿起刚印好的那张手印说:

“快看阿广的生命线,怎么这么短呀。看来,你可是来日不长了啊。”

“那当然了。在厂里有经理管着,下了班,还要让经理千金尽情使唤,这就是咱的命呀。想活长点儿,也活不了呀。我真想求你对老人再礼貌点儿,恳求你了。”

“好了,好了,再讲下面的平版吧。”

幸绪像哄小孩似的说,把水端到老头面前。

老头冲我耸了耸肩,无可奈何地接过杯子。

“注意,要好好看。”

老头说完,把右手食指浸到杯中,用它在左手掌上划了个大大的圈。接着,把那只左手又像刚才那样浸到杯子中。等手上沽满墨之后,又那么按到纸上的空白处。这次,手印的中间画了一个白色的圆圈。

“墨,一般都是用油做的。一旦在平平的版上泼上水,由于跟油的排斥性,那一部分就沾不上墨。平版就是利用这个方法往纸上印刷的。”

明白了。经老头这么一番简单的实验,三大版式的区别就很清楚了。

老头用剩下的广告单擦着手,说道:

“剩下的那种孔版,方法是在版上开个孔,从上面滴墨。以前不是有种蜡版印刷吗,就是那个。”

“简易油印机也用的这种法子。”

幸绪又从旁边做了浅显的说明。

“不过,孔版印刷效果不太好,而且不适合大量印刷,所以在商业印刷上基本不大使用。”

“这样,剩余的三种就被称作三大版式了,对吗?”

“正是那样。顺便说一下,凸版和凹版,因为必须在金属版上雕刻图案,就得花些功夫和费用。而平版只需要在平平的版上加点儿水就行了,制版和复版都非常方便。这种平版印刷术的代表就是offset式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