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手冢道郎篇(第34/70页)

分别把两种油涂到纸上比了比,透光度二者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在吸收上,透明涂料要充分得多。干脆先用这种试试吧。我把透明涂料加进黑色墨盒里装进打印机。

“要是成功了,我给你庆功。”

我移动MAC机的鼠标,先把黑白水印打印出来。

“哎,怎么搞的?”

看到打印出来的东西,雅人惊叫了一声。

黑水印部分是用普通的墨印的,看上去福泽谕吉的头像清晰可见。问题出在白水印上。加了油后,白水印处的纸像透明了似的,这个倒没什么,关键是整体上没有浓淡之分了。

“太糟糕了,这个能顶屁用。”

雅人有时说出的话还确实让人够受的。

我又仔细地确认了一遍纸面。

“咳,没问题。不是没往四周洇么,这不简单了吗,把油的浓度调低些不就成了。保证能行。”

这次我把白水印处的浓度在MAC机上往低压了压,这样不就可以调节墨——实际上应该是油的量了么。

“这个怎么样?”

我把二号试制品印了出来。

雅人一把抢了过去。

“啊!……”

雅人不由地感叹起来。

看上去带油的部分透着亮,与此相反,替代黑水印的墨则稍显暗些。头像看上去要动起来似的。放在光底下看,黑白印清晰可见。看来这次该差不多了。

我把印好的这张带有水印的假钞与真钱放在一起仔细地比了比,认真地把细小的部分都检查了一遍。从总体上看,白水印处还是有些浓了。

我再一次通过电脑,把白水印处的浓度调了调。尽管这样我还是没谱。因为我不知道这传感器到底精确到什么程度。有水印的中央部分是比较容易折的地方,可想而知,它们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纸币的透光度。因此,传感器在核查时肯定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

但我们不能因为它要求不严就随便粗制滥造,这样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大了。因此,调节好水印的清晰度还是很有必要的。

为此我将黑、白水印分别调出强、中、弱三种,然后相互结合,在电脑中制出九种头像图案来,然后用刚选好的七十八种纸分别打印,最后放入验钞机内试验。

加油后对除了中央部分的水印外的地方的透光度有了影响,为此,我将此次调整好的水印分别重合到已经通过色彩及磁性检查的钞票图上,好好进行了一番调整。

我又取出来好几张万元钞票,经过观察发现正反两面的位置对得不是那么齐。看来正反两面的位置只要对的差不多就能通过传感器的检查了。

我先将正反两面的图像印出来,然后再将黑白水印重叠着印出。因为根据浓淡不同黑白水印被组合为九种,所以,印的时候就得每一份都印。

最后,印完七十八张纸总共花了整整五个小时。印的时候我分别给每张都标上了号,从01到78号。另外,根据水印深浅不同,每种纸又分成1-9号。这样,纸的编号就成了011号、012号……019号等。这些号码都用铅笔标在纸的角上,印好后每一张纸都剪成和真钱一般大小。最后一算,总共印制了七百零二张有水印的假钞。一下子印这么多,即使全是些假钞,看了后也觉得很壮观。

雅人抓起一把笑得拢不住嘴了。

我们造出的假钞看上去很清楚,颜色较淡,白水印处光泽也很差。无论是谁,一眼准能认出来这是假钞。但是这一堆假钞放在一块确实是有些让人心花怒放。

一看手表,不知不觉竟已过了下午三点。从昨晚上开始试验黑白水印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八个小时以上。

“好了,开始试验啰。”

我抓起大把的假钞来到验钞机跟前。

验钞机还是昨晚调好的,只是打开了位于中央部位的传感器。再次打开电源,把七百零二张假钞全部堆在验钞机入口处。

没开始之前,我和雅人不由自主地相互看了看。就听雅人在念经似地说:

“拜托了,验钞机神仙。”

我也在心中一个劲地念叨,然后拿起第一张假钞011号。

“011号试验开始!”

我慢慢地把第一张投了进去。

刺拉刺拉,卷进了验钞机,咔嚓一声,分离器响了一下。

一开始就失败了。011号败在了传感器下。

“还有七百零一张呢,我们大有希望!”

雅人卷起袖子,鼓励我说。在雅人的煽动下我开始继续作战。

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地听到分离器无情的声音在屋中回荡。制造这些假币真不知花了多少时间,但它们在通过验钞机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仅那么短短的几秒钟就决定了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