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手冢道郎篇(第27/70页)

雅人的视线从扫描仪上移到了旁边的彩色打印机上。

“这个是360dpi,稍稍落后了些。利用放大功能虽然可以达到720dpi,但纸质不同,也会大大影响打印出来的效果。但要是用这台彩色复印机的话,就绝对不会有问题了。只不过它不能用来印钱。”

最近,为了不让印制钞票,彩色复印机内都装上了防伪造保护程序。我用的打印机和彩色复印机一样,它可以印制出经电脑处理的全色一千六百七十万种颜色来。

为了和打印机一致,我把扫描仪的解像度也调到了360dPi,然后把万元钞票扫描进电脑里。

不一会,主屏上显示出福泽谕吉的脸来。我先将画面扩大,然后又仔细确认了一下细小的部分。

数字符号之类的还算清楚,只是背景一片模糊。这个大概无所谓吧,验钞机内的传感器其精度不会太高,对颜色的差异估计不会辩认得如此清楚。

当然,水印部分是一片空白,只是稍稍泛着点纸币本来的黄色。

“先这样吧,不再改了,印一张给你看看。”

打开打印机的电源,找了现成的纸放上,移动鼠标开始打印。

打印机吱吱地响起来,慢慢地纸从出口处露出头来。解像度调到了最大,所以打印速度极其缓慢。

钱印出来了,我先把它递给雅人。

看上去印的质量并不是太差,但与实物相比,整体上有点泛黄。而且,不知是不是因为纸质还是墨的光泽的原因,印出来的钱看上去有些粗制滥造的感觉。

“纸币本身带有些黄色,可扫描仪好像又多扫出来些。”

“这样没关系吗?”

“修正颜色的时候,稍微把黄色减去一些就行了,这个不成问题。别瞎操心了,还是赶快研你的磁铁粉去吧。”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各忙各的了。雅人把磁铁碴倒进锅内,用扳手的大头在锅里研了起来。我也不住闲,移动鼠标开始在电脑里修正钞票的颜色。

彩色打印主要以黄、红、蓝、黑四色为基色进行调配来完成各种颜色的打印。如果要减轻黄色,那势必就会加重红色和蓝色。所以必须通盘考虑多进行颜色调配,反复试验,才能尽可能地使其接近实物的颜色。

第五次的试制品看上去已经和实物不相上下了。

“好了,看看这个怎么样?”

我把印好的万元钞票递给了雅人。

雅人细致地看着,眉头皱了起来。

“你不觉得整体上颜色有些淡吗?”

“那点我早就想清楚了。”

“怎么着?”

“你想,钱这东西整天在人们手里转来转去被人摸来摸去的,不知什么时候就变旧了,掉色不是常有的事吗?”

我拿出一张真钱来。

“你看这张,折痕的地方颜色是不是要浅些?可,与此相反,颜色要是反而加深了那是不是很怪呀?”

“嗯,通常倒是这样。”

“传感器在认读纸币的颜色、模样时,只要发现颜色比一般的要深,肯定会认为那是假币。”

“嗯,倒是那么回事。也就是说,相反的,如果发现纸币上颜色稍浅,它也会认为是真的,是不是?”

“对,是这样。所以在打印时我特意把颜色调淡了些。”

“好了,咱们为什么不赶紧试一试呢?”

雅人放下盛有磁铁粉的锅走到放验钞机的桌子前。我开始着手用剪刀把打印出来的钞票剪成和实物差不多大小。

来核查色调的传感器一定是位于中央部位的大小不同的两个小窗之中的一个。另一个一定就是确认纸的厚度及水印的传感器了。大窗中的传感器大约位于纸币的中央部位,稍小的窗口则位于稍偏上的部位。因为水印在纸币的中央部位,则中央的大窗户就是确认水印的传感器了。那么稍稍偏上的小窗口一定是用来核查色调的。其位置正好处于肖像画的脸的周围,看来它有可能还核对脸部周围的轮廓。顺着验钞机的电缆可以找到各传感器的控制程序。找到小窗口的程序后我敲动键盘,通过WIN 98机子设定好只让这一个程序工作。

试制品通过验钞机时,如果位于出口处的分离装置不动,这一关就算过了。

“好,都在场了。”

我将试制品塞进了验钞机。输送带开始转动,纸币飞快地卷了进去。

就听一声脆响,纸币从底下掉了出来

“怎么回事,没通过呀。”

雅人颇为失望地说。

“啊,坏了,反面还是空白呢,传感器肯定两面都核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