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追求(第3/3页)

谜题解开了。征部用吉的心思与行动,由主任的说明,浮显出来。可是一切的一切都解开了吗?

主任叙述了推理。但尚缺乏连结现实的“物证”。唯一证人征部用吉已遭杀害。

他们两人高兴此一发现,却无法陶醉于真正的胜利。木崎江津子依然站在远处,与侦查人员之间尚有很宽间隙,在此间隙中浮出一个黑影。两人的眼睛都注视他。

嘶哑粗声的男人。

究竟他是谁?

木曾走在市区马路。色彩缤纷的霓虹灯映在柏油路面。与主任交谈后之兴奋,使双顿仍旧发烫。

他的脚步走向火车站。

——去凶案现场独自站。去现场,别嫌次数多。站在现场去思考。到了那里,被害人自然会告诉你……

他想起前辈的劝告。俊二命案时他也如此做过。他站在现场指出江津子之犯行。虽说那是设计出来的陷阱,他也陷落进去。可是,他陷落时一只手却抓到了她的脚。陷阱同时也陷害了她自己。

他想,时机已到。自己的步伐已一步步地迫近木崎江津子。她的防御工事,不是一处一处地倒塌了吗?

指纹之谜已解开。

投书之方法,亦已推测。

四角瓶之调包,已经知晓。

木曾把手伸入口袋触摸照片,酷似俊二的加代子之照片,这是另一个关键。征部部分十分简明。他只因恐吓而遭致暗算。

那么还有什么没有解决?那便是嘶哑粗声的男人。只有这个人,仍从黑暗中,向木曾发出无声的笑。

走到锦水庄前,他停步。往四周看。火车站前的电话亭映入他视野。自称山木的男人,可能就利用那部公用电话。他往视着方形玻璃屋沉思。

女服务生说:她接电话时听到长鸣铃声。铃声,站前的公用电话。木曾突然有所悟。那不是火车开车前的铃声吗?

他欲走又留步。

征部走出旅馆后,据女服务生说是往火车站相反方向走。丸越食品行的位置亦在同一方向。因此,那个男人利用火车站前公用电话的推测,有问题。

木曾回头看,刚刚自己走过来的路。从火车站前,一直往前是由松尾町、原町的马路形成的市中心区。

(此马路一带有没有公用电话?)

(铃声从何处发出?)

(拉长的铃声。此一带并无工厂、没有学校、不是火车也不是电车、巴士……)

对,是不是客运汽车开车前的铃声。原町有客运汽车营业站。站前也有公用电话。木曾听过几次铃声。一定是利用了这部公用电话。

但是木曾想:这一发现又有多少价值?

问题是那个男人。嘶哑粗声的男人,进入电话亭叫出征部。与其确定电话亭位置,不如想知道那个男人的真面目。

他目不转睛地盯住火车站前的电话亭,茫然地望着,在电话亭进进出出的人们。年轻的女人、中年男士、带书包高中生模样的少女……

昨夜,那个男人亦如此漫不经意地走入公共电话亭的吧。然后叫征部谈了一些话。嘶哑粗声的男人。人物X。在这一题犯罪方程式中,唯一的未知数。这个X如果是江津子,答案便非常简单。不,这个X,非江津子不可。若不做这样的设定。这一题方程式便无从成立……

我不怕说多少次,那是我的愿望,衷心的愿望。但是,女服务生的耳朵却给了我否定的答复。很明显那不是假声。她说嘶哑粗声的人,向她叮咛了好几次。如果是装出来的声音,会话应愈短愈好。

木曾的眼睛,依然盯视着公用电话亭。一对夫妻般的男女走近。女的说了一些话,男的点头进入电话亭。门没有关,男的向女的说了些话,然后拿起话筒。女的站在他背后还在说话,他们是在商量电话对话的内容吧——

忽然,木曾的眼睛闪出亮光。

愿望与现实有了交叉。

X的真象明白了!

木曾急急地离开了锦水庄前。冲击使他走向新参町。

为何他会想到那里去呢?

说明此刻的心理十分困难。下意识里,他想把刚刚发生的事告诉主任。但是却身不由己地走向江津子的家。方向不是由他决定,是突然袭击他的冲动,牵引似地把他拉向新参町。

后来他才发现,时机未到,冲动得过头。但是,当时的木曾俊作,并非一个刑警,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遭受袭击,对击倒他的敌手抱愤恨与闹争心的男人。不能怪他,本能常会凌驾思虑。

着魔似地他走着,内心叫着:我找到了!木崎江津子,我终于剥开了你的假面具!我将把手铐铐住你那沾满两个男人血腥的双手!

他走近幽暗的小巷,站在江津子住宅前,光线由她家的窗户透出。

木曾清晰地听到自己胸口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