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推测(第3/6页)

“可是绿川有不在场证明。”

“如果绿川雇用杀手呢?”

“不过也不是职业杀手。反正在她身边有很多连杀人也肯干的人。”

“那么是赤羽!”石井突然做出挨了一记闷棍似的表情。两个人所要搭乘的公共汽车,已经过去了好几辆。

“是啊。不能认为绿川是利用赤羽杀死山口的吗?算起来赤羽开始活跃,以及从F旅馆的记录,他们两人发生关系也是从去年十月底左右开始。”

“这么说来,恐吓的资料就是在新干线上杀人了。”

“有比这个更有力量的恐吓资料吗?他负责杀人,如果揭穿了,绿川也一定会毁灭。”

“可是,为什么会让那种危险人物去杀人呢?”

“一定是太小看他了。原以为只要给他一点甜头就会摇尾巴,可是他露出了男人的真面目,变成恐吓者。这样下去的话,连骨髓都会被他吸光,所以必须设法解决了。”

“所以就利用星村,安排假的不在场证明,杀死赤羽。”

“嗯,绿川说过见星村的目的是挖角。不过那个叫星村的演艺人员真的那么优秀吗,为什么选择了星村,这一点如果弄清楚,绿川的嫌疑就更浓厚了。”

“我认为这一段推理还相当有道理。可是要说的婉转一点,否则高轮局那边的人会非常不高兴。”

如果说四本刑警的推理是正确的,高论警局的专案小组等于从一开始,就在判断上发生很大的错误,而且是由其他事件的专案小组提示,才发现调查的基本错误,他们就太没面子了。

冬本陂拘留的期限马上就要到了,检察官要在这段期限内,决定提起公诉还是释放。

因为有很完整的情况证明,可能无法避免被起诉。可是站在检察官的立场,因为缺乏直接证据,而嫌犯又否认,所以希望在期满为止的时间内,做最有效的运用。现在高轮警局可能为了搜集最有利的证据,全体动员。

到了起诉以后,因为同是警察的其他专案小组,提出被害者是无辜的推测或证明资料,那才可笑!报纸会趁机大作文章,警察的权威也会一落千丈。

在造成那种情形之前,虽然多少在自己人之间会造成一些尴尬,但还是提出意见较好。更何况警察的任务在查明真相,不使无辜者陷于罪。

何况按照四本刑警的推理,在绿川和赤羽之间发现关联,新干线事件和公寓事件,也就产生了连续杀人的嫌疑!

两名刑警越来越兴奋。

3

从麴町警局提出的意见,的确指出了高轮方面的死角。尤其是对相信冬本是真吧,担任调查的大川和木山刊警的确是很大的冲击。

这也难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突破冬本坚固的不在场证明,而现在却说另有真凶……?如此横生枝节。

“不可能!”

他们虽然一时感到气愤,但冷静的检讨麴町警局方面的提示,他们确实过去把焦点集中在冬本一个人身上调查,现在又出现了新的方向。

冬本的供述是事实的假设,的确非常大胆。可是绿川也有杀山口的动机,利用第三者(目前是赤羽)杀山口的理由也非常合理。

而且,冬本如果是真凶,就很难解释他买光了七号车那一排全部的座位。

从山口那边事先问出座位的号码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办法事先知道,事后再去买车票,也没有办法保证能买到IBCD位置的票。

如果说冬本先买好四张,把其中的IA送给山口也不可能。竞争对手出差,不可能由冬本准备车票,事实上也不可能会有那种事。

“会不会冬本说的是真话?”

原来相信冬本就是真凶,而拚命追查的高轮警局方面,突然产生了这种怀疑,也可以说是一种妥协的意识。因为过去追查的热情掩盖了“调查的死角”,而现在由于麴町警局的提示,这个死角暴露出来的部分也扩大了。

总之,绿川提拔赤羽的事,以及对星村进行挖角的事,都必须更深入的了解内幕了。

石井刑警与四本刑警当天就去大森的公寓访问星村俊弥。

星村虽然暂时被允许回家,但仍然在警方的监视下,而星村原本也没有地方可去。在纪久传播方面,因为和冬本的关系被看成凶手,而对他表示有意思的绿川明美,警察的眼光似乎都集中在她身上,很难接近。当然从明美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

整天窝在工寓的房里,从棉被里伸出头来像乌龟一样看电视,觉得自己的身子都快发霉了。

石井等人去访问时,虽然已经过了中午,但星村的脸却像刚起床般浮肿。胡子也没刮,衬衫的领子是脏的,裤子的膝盖部分也泛白。大概洗脸时没洗好,眼角还有眼屎。

曾经使高轮警局的佐野刑警愤愤的说:“神气的样子?”现在已经完全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