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新仇旧恨(第7/10页)

八幡产业想方设法接近浅见的父亲后,便劝他转而经营超市。浅见的父亲本来就对超市甚感兴趣,所以就轻而易举地被他们的甜言蜜语哄骗了。

“超市今后将是流通领域中的革命新生儿。随着大家收入增加和生产过剩,以及包装技术的飞跃发展,加工食品将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冰箱和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将开始形成一并购买食品和日用品的习惯。对客人来讲,不用再像从前那样到一家又一家的商店去买东西了,从而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和人工。

计算机的运用,将使进货、库存管理和商品选择更为科学;对用现金大量购物的客人实行优惠政策;自选购物的方式将减少人工成本;流水作业般的体系将提高销售的速度,从而提高商品的周转率。诸如此类的科学经营方式完全适用于流通领域。与其将这称为现行的零售方式的革命,还不如将之称为经营理念的革命。K市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市。要是你要搞的话,必须趁现在还没有竞争对象。在这条路上经营超市的话,你的店可以获取最大的利润。要是你有这个愿望,本公司可以全力支持你。我们公司的后盾就是大名鼎鼎的八幡商社。诸如进货、销售、库存管理、商品陈列之类的一切经营问题,本公司富有经验的能人将认真地给予指导。所以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对方来了一位看上去很有能耐的人滔滔不绝地大讲了一番好处,而这一切似乎都是从营销学教科书上批发过来的。

浅见的父亲一直悠闲悠哉地生活在地方小城市里,还没有经历过炽烈的生存竞争。

所以这些感人的劝说,对他是极有成效的。

于是他推倒了原先的杂货店,把商场的面积又扩大了两倍,于是装潢豪华的“浅见廉价商店”就这样热闹非凡地开张了,而它与K市一点也不相般配。

由于动用了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开张那一天竞排起了队。而且还从东京叫来了著名人士举办了签名纪念;管弦乐队在主要的大街上缓步行走。

新店一连数天空前盛况,但就是盈利总上不去。可八幡产业的营销指导人员却将这称之为“招揽时期”,并说不用担心。

“就超市存在的原因而言,那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宜的商品。所提供的商品跟百货公司一样,却比百货公司的售价要便宜两三成。正因为这样,所以客人才会来。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回头客来的。我们现在撒诱饵就是为了吸引客人。”

“可是,客人都是冲着廉价商品而来的,只要廉价商品卖得动,所以越是畅销就越赔本。”浅见的父亲反驳道。

“赔掉的那些钱是宣传费。要是顾客因热门货而涌来,其他商品也能大量卖出去的话,那样就会合算的。再说开张还没有几天。随着商品周转率的提高,纯利润率马上就会上升的。你不必着急。”

前来负责指导的人满怀自信地答道。然而畅销的依然是些热门货,与其说这些商品是八幡产业力荐的,还不如说是强迫你接受的。由于指导人员说只要卖得多就能消除赤字,于是又开了家分店。但是亏损依然是有增无减。

由于大量进货造成了对资金需求的膨胀,所以转账支票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多。就在这一过程中。进货的资金捉襟见肘了。这时八幡产业说愿意为浅见廉价商店垫付资金,他们这样做名义上是为了别人,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当时他们声称“只是为了履行一下形式”,将时价为十五亿日元的土地和不动产作为债权抵押。

事情就这样进展得一帆风顺,然而在支票期限临近的时候,八幡产业将所有的权利与义务都转让给了母公司八幡商社。浅见廉价商店开出的支票全都落入了八幡商社的手中。八幡商社要求到期全都兑现,并拒绝了要求将支票延期兑付的请求。

浅见廉价商店开出的支票由于资金不足而变成了空头支票。八幡商社立即施行了抵押的债权,把浅见家的土地和不动产抢了个一干二净。因为与人善良的父亲按照对方所说的那样,在条约上注明了债权抵押这样一条:即债务人以抵押物偿还债权。

由于是以实物偿还来作为债权担保的,所以条约规定当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则将抵押物的所有权转归为债权人并以此来扣除债务。

附上了这样一条之后,一旦出现履行债务情况时,用于担保的那些物品的所有权就将转移到债权人一方。届时,如果用于抵押的物品同债权之间的价值差异显著的话,一般认为债权人应将差额退还给债务人。但不能否定在这个差额的确认和计算过程中,债务人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而且债权人是很少会把已经获得的这一差额退还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