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第6/9页)

三田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心情特别舒畅。他饲育的桑介壳寄生蜂,作为企业的专利投入生产,已被称为“第二农药”,名驰国际,因而从海外来参观考察和做买卖的人蜂拥而至。

总之,公司对他非常重视,一切都十分顺利,他觉得世界就像以他为轴心在转动着的一般。

三田登志子把丈夫送出门去,就开始收拾房间。上班前留下的夫妻生活的余韵,还以甜蜜而又慵倦的分量,沉留在她的心里。

她正忙着,窗外有人发出声音。

“是熟悉的旧纸回收人!”

这个声音,使她想到家里还存有旧报纸。由于最近报纸版页多,就马上积存起来;特别是丈夫订阅了三种报纸,一周以后,存起来的已经是难以处理的数量了。

招呼回收人停下来,进来的是在这一带不常看到的面孔。

“嗳哟,不大熟识哩!”登志子说。

“直到今天,尽在居民楼区转悠了,上楼下楼可多哩。因为居民都是干体力活的,没有多少积存的旧报纸,所以又变换游动的了。”他那被太阳晒黑的脸绽出微笑。登志子把报纸全部拿出来以后,联想到自己读过的娱乐性读物和妇女杂志还存有许多,也有少量是丈夫读过扔掉的书。

“杂志和书也要吗?”

“杂志不大赚钱,但还可以,就收了吧。”

“杂志比报纸用的纸好,不是也可以吗?”

“大家都这么说,但因杂志使用各色各样的纸,在选纸上容易受骗,结果使用的纸料倒差了。”旧纸回收人一面这样说,一面用绳子敏捷地把杂志和书籍捆好。同时,他背着登志子的眼目,把一本杂志夹藏在腋下。那是一本以年轻太太为对象的杂志,惹起他注意的是封面上的标题:《新婚夫妻必读》。

“哎,多蒙关照了!”

他打算当作那本杂志的酬谢,就多付给了太太一卷手纸。

田能仓信也看见旧书铺,只要时间许可,必定要走进去看看。那是因为比起有名的旧书街,而在郊区那生疏街道某个角落里悄悄开着的旧书店,倒是意想不到地可以碰见便宜的珍藏书。有名的书店只能给大致找找,而且它鉴别的眼光高,便宜的珍藏书往往是不多见的。

在旧书市找不到的绝版珍本或者急欲寻到的善本书籍,竟在这样的书店里不意遇到时的喜悦,不是珍本收藏者是不能理解的。

说是像从体内深处涌上来的战栗般的兴奋,也绝非夸张。三岛由纪夫的限定本《金阁寺》,芹泽銈介的《和染绘语》等书,就都是在这种偏远的旧书铺里找到的。

一天,田能仓去访问住在杉并深处一角的友人作家。因谢绝了友人派车来接的提议,就在到车站的路上漫步走去。

田能仓最初是写一般小说的,但不知不觉就倾向于写推理小说了,最近发表的作品几乎都是推理小说。推理小说重在设谜。他从格式化的推理着手开始写作,近来为了应付定购赶产量,他正疲于一个个地构思小说中的“诡计”。

但是,以设想的“诡计”为中心写下去,小说的构成无论如何也容易产生无理性。由于登场人物已经陈旧化了,最近又向构思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方向变化。

由于他原来是以一般小说的作者登上文坛的,对于构思小说中的“诡计”很不撞长。可是当创造出优秀的诡计、并以它为中心情节写出小说的时候,就感到有一种像组合成一套精密机器一样的喜悦。格式化的推理,是具有机械的情节构造的小说流派。然而推理小说都受过现实主义的洗礼,它正向“以写人为中心”的构成方面转变。在滚滚向前的从机械性到人间化的倾向中,那格式化推理,令人感到活像在封闭的环境中固守自己一套的老手艺人那样的顽固。

田能仓信也是机械的,还是人间的?怎么说他都可以。关键是调味和喜好的问题。只要厨师根据客人的兴味和自己的技巧,分别烹调出人所喜爱的风味就对了。

在去车站的路上,田能仓一面信步而行,一面漫然思索这类问题。到车站还有相当距离。当他想到还是遵从友嘱等派车来接的时候,忽见一个旧书店映入他的眼帘。不知在这样的地方开书店能有顾客吗?他歪着头浮想。但在幽静的住宅街的一角,那个书店却正开着。

进了书店,当班店员一个也没有。粗粗环视一下书架,书类不多,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书。田能仓认为在这个书店找到珍本书,是没有什么指望的。

转悠旧书店,在有便宜珍本书的店里,往往会有一种“找到了”的预感,就像钓鱼时鱼咬钩的感觉一样。

但在这个书店,全然没有这种预感。店员恐怕是被妻子找去抽空干家务活了吧?田能仓失明了,正想逛出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