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篇 摄影迷(第2/5页)

司机深感对不起,并说给他拦一辆车送他,但他感到距离不算远,于是就下车步行回家。

刚才在车上时,他并没有感到自己有什么醉意,可是下车后还没有走几步,酒精就扩散到了全身,不久,便醉眼朦胧,步履蹒跚。

朝山顺着大街往前走。也许因为那天是公休日,又值深更半夜,街上往来的车辆很少。就在前方不远的拐弯处,突然传来了金属的撞击声,并伴有闪光射过来。

他不由大吃一惊,停住脚步发呆似的站在那里。此时,他看到的是两三辆汽车相撞后的情景。原因好像是顺行车司机操作失误,越过道路中间的白线,撞上了对面驶来的汽车。

朝山一下子醉意全消,他看到越过中央线的顺行车内好像有两个人影在晃动。他这才如梦初醒,马上举起照相机,“咔嚓”按了一下快门。

由于两车相撞,引发流出的汽油起火。朝山不需要去救人,因为此时往来的车辆都渐次停了下来,司机们都下车向出事汽车跑去。于是,朝山就在拐弯处用公用电话呼叫救护车。

第二天,报纸就报道了这起交通事故。肇事司机上村正也,年龄36岁,家住千代田区大手町第X号街坊,职业是国民新闻社政治部记者。在其回家途中,因操作失误,越过道路中央线,与对面驶来的小轿车相撞。被撞车车主田泽真,年龄36岁,其妻百合子,年龄35岁。

在此次事故中,上村正也因为内脏破裂,在送往医院途中死在急救车上。田泽夫妇,因车内起火,被烧死在车上。朝山对这一报道无法首肯,总感到报道中好像少了一点什么。他感到脑子里模模糊糊,回忆不清事故发生时的情景。打电话叫急救车之前的情況,他还记忆犹新,但其后的情况在脑子中却很淡薄。这可能是因为他当时大吃一惊,醉意全消后打了电话119,感到放心后,就又陷入昏昏沉沉之中的缘故吧。

朝山把当时在现场拍摄的胶卷进行了冲洗。尽管拍摄时自己有点醉醺醺的,神志也不很清醒,但洗出来的照片却格外清晰鲜明。矇矇眬眬的醉眼绝不会产生出什么图像,而照相机的镜头却能忠实地记录下当时的场景。两辆小轿车车头相互咬合在一起。上村记者所乘车的后尾部,有被从后面撞击的变形损伤。朝山估计那可能是该车越过道路中央白线,与对向车相撞之际,两辆车连在一起又撞到路边护栏上造成的损伤。

照片显示,越过道路中央白线驶入对向车线的车上,有两个人影,对向车上也有两个人影。肇事车——上村车上的两个人影中,有一个像是女的。

朝山认为他的疑窦解开了,他总感到报道的内容比他亲眼目睹的场面好像少了点什么的地方就是,报道说肇事车上是一个人,而照片上拍的是两个人。

肇事车上除了死者上村一人以外,应当还有一个女性同车人,但报道中却没有一个字涉及这位同车人。

朝山收集了报道这起事故的所有报纸和消息,奇怪的是,没有一家报道说,车上还有同车人。那么,这位同车人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按照常理推断,应该是事故发生后,同车人下车逃逸了。她为什么要逃逸呢?不用说是害怕一旦暴露自己曾和死者上村正也在同一辆车上,就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深更半夜,一男一女同乘一辆车,会被人认为两个人是亲密的朋友,同时,她还会忌怕人们对这种亲密关系说三道四。因此,在其朋友最需要帮助的危难时刻,她只身逃跑了。

据说,肇事车的死者是位新闻记者,如果他还活着,那么他作为事故的当事人,或许会率先报道这一事故发生的原因。

朝山无意查询逃逸者的身份,他的照相机也仅是拍下了事故的目击现场。

但是,死难者绝非只是肇事车司机一人。由于上村操作失误,还牵连到了对向车中的两个人。这样算起来,上村同车人的逃逸就是置三个死难者于不顾。

朝山突然想起,肇事人所在的单位国民新闻社内,还有他的一位学友谷川,于是就打了一个电话。

谷川是朝山上小学时的同年级同学,现在是国民新闻社文艺与科学部的记者。

谷川对朝山所说的情况颇感兴趣,并说想尽快看到那张照片。

“朝山校友,就由你来确定见面地点吧,不管什么地方,我都会迅速赶到。”

朝山决定,两个人在市中心一家旅馆的休息室见面。虽然两个人自小学毕业之后从未见过面,但他们的脸上仍保留有小时候的面影,所以很快就联系上了。

随便聊了几句毕业后的情况之后,朝山便把照片递给了谷川。谷川开始仔细审视照片。

“怎么样,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