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充满杀机的打电话“分工”(第3/9页)

一、转盘距离最终还是一样。

二、没有数字1的孔眼。

三、原先的数字0的孔眼多出来。

四、表盘数字不易擦掉。

上述的二、四其实并非绝对不可能。问题在于一和三。移动转盘的金属卡件,很可能造成电话局脉冲的紊乱。

对于这一点,经询问电话局,回答说表盘具有从1到0的10个数字,根据各个数字到金属卡件之间的转盘距离,数字变成断续信号,进行变换接续的工作。将金属卡件的位置移动一个数字,即使9变成0、8变成9,虽然没有试验过,但是理论上说是可以输出信号的。

另外,即使金属卡件的固定位置有点误差,也没有关系,因为电话机的设计本身就容许存在少许误差。但是,金属卡件是在电话机主机上打孔安装的,如果要移动,必须在主机上重新打孔安装,恐怕很难。

看来在电话机主机上打孔要比在表盘上打孔难得多。所以,移动金属卡件的设想无法成立。即使可能的话,转盘脉冲也是一样,利用这种方式进行伪证毫无意义。

即使表盘数字都顺序往右转方向(顺时针方向)挪动一个数字的距离,拨打0时,还是输出0的脉冲,没有任何作用。如果将金属卡件往逆时针方向移动一个孔眼的距离,虽然由于转盘距离变短,可以产生预期的错觉,但是打孔安装的难度很大,所以金属卡件不能动。

但是,如果不移动金属卡件,就无法产生转盘数字的错觉。假如改写数字,0的孔眼就多出来。就是说,“孔眼多余”是最大的关键。

小池把“孔眼多余”的问题暂放一边,用汽油涂擦电话机的表盘数字,但没有擦掉。小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紧追不放,但是仍然没能攻破山本的证据。

2

河西听了小池的发现以后,也认为山本和受害者之间的电话号码的关系被山本利用进行伪证。嫌疑人电话号码前七位数的数字与受害者电话号码的数字都只相差1,这简直是天文学的概率。实际上不会有七位数是0的电话号码,假设没有任何制约的话,山本发现这个世所罕见的特殊现象后,肯定利用它进行伪证。

其实,即使没有这个偶然的概率,山本也完全有可能作案。因为092的每一个数字与池袋地区号也只差1,在作案的那一段时间里,人在东京池袋,也给打电话者似乎在福冈的错觉。当时山本恐怕并不在受害者的家里接田宫的电话,而是在池袋的别的地方。这样,他也不会由于电话号码前七位数的这种不可想象的关系而受到怀疑。

大概山本根据他的“推理小说作家”式的思维方式,特别注重于这个罕见的概率,利用它为自己作伪证,打算以此与警察较量一番吧。

小池的发现传染给河西,也在他的脑子里翻天覆地。一看见电话机,就觉得数字一会儿错开一会儿重叠。

这一天,河西和小池一起出外调査,中途打算给总部打电话汇报一下情况,却找不到公用电话。路见一家米店,便上前询问哪里有公用电话。店老板说,如果方便的话,就使用店里的电话吧。

河西拨完号码,却通往别的地方。他以为自己拨错了,重拨一遍,还是通到刚才错误的那个地方。

“这就怪了。”河西不解着歪着脑袋。

店老板见状,立刻说:“啊,又是表盘罩的问题。我说就是这东西罩得经常打错电话,要把它摘下来。可是老婆说上面涂有荧光剂,夜间打电话也能看见号码。”

老板过来把表盘稍微动了一下。果然表盘数字和金属卡件好像有点错位,所以刚才实际上拨出错误的号码。

河西一下子呆住了,忘了打电话,盯着米店老板动了一下的这个表盘罩。

“这是表盘罩……”

河西低声重复着。表盘罩是一种镶罩在电话机表盘外侧的黑框塑料罩。从罩上看下去,表盘数字显得又大又亮又清晰。在黑暗中,也许正是这荧光数字在闪闪发亮吧。一种想象掠过河西的脑海。

“小池。”

河西叫一声正在稍远地方等待的同伴。小池把刚吸的烟细心地踩灭以后,走到他身边。

“怎么啦?”

“你看这个。”河西指着表盘罩。

“这电话怎么啦?”小池不知道河西刚才打电话的情况,一时联想不起来。

“这个东西叫做表盘罩。你看,表盘上的数字显得又大又清晰吧。说是还涂了荧光涂料。”

“果然看得很清楚。”

“如果把这个表盘罩按顺时针方向错位一个数字,那会怎么样?”

“哦!”小池的表情动了一下,终于明白河西话中的含意。

“如果把表盘罩错位套在电话机上,就无须擦掉或者改变数字。打电话的人几乎不会注意到表盘罩。刚才连我都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