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作案的勘误表(第3/4页)

“什么东西?”河西看着小池手上的纸。

“是书籍的勘误表。”

“勘误表?”

“书装订好以后,发现书里有错别字,就印刷这样一张订正的表夹在书里。”

“噢,是这样的。”勘误表的内容是这样的。

第39页下段第19行 从请假那一天开始→从请假前一天晚上开始 第78页上段第2行 25岁夭折→26岁夭折 第83页上段第11行 付以茶毗→付以荼毗 第125页下段第7行 全△没有发现→全然没有发现 第181叶上段第1行 役者不足→役不足 第220页第3行 冬村锐助→冬村锐介

“这么畅销的书还有错别字勘误表,实在少见。”

小池拿着勘误表,自言自语地说。这张勘误表夹在最近十分扬销的推理小说《死导者》这本书里。他记得在报纸上见过好几次这本书的广告。

“是啊。一般都是自费出版或者印数很少的书籍才附有勘误表。畅销的推理小说附有勘误表的确少见。”河西也觉得有点奇怪。

“这张勘误表有问题。”小池将勘误表与书籍进行对照。

“怎么啦?”

“勘误表上订正的错别字分上下两段,但是这本推理小说只是一段排版。而且勘误表上订正的错误在该页上根本没有。”

“真的。”河西点点头。

“这不是《死导者》的勘误表。大概是别的书籍的勘误表夹在这本书里。”

“噢,书里夹的新书介绍或者读书调査这样的纸片随手拿出来无意中夹在别的书里,这是常有的。”

“这是哪一本书的勘误表呢?”

“大概是与《死导者》前后看的书吧,所以把那本书的勘误表顺手夹进这本书里。我觉得似乎不是通俗的书。”

“如果不是通俗的书,这里只有美容专业书籍。不过,从勘误表的内容来看,好像不是美容方面的。”

“这里也没有自费出版的书籍,这是那一本书呢?”

两个人盯着书架上的书,歪着脑袋思考。小池的心里逐渐形成一个想法。

“河西,如果这里没有勘误表的那本书,你有什么想法?”

“嗯……勘误表怎么来的呢?会不会是受害者从别人那里借来这本书,把其中的勘误表取下来夹在《死导者》呢?”

“有这种可能性。不过,《死导者》还非常新,就像从书店刚买回来一样。可见夹着勘误表的页码后面的部分还没有看。受害者把这张勘误表作为书签夹在书里,说明她才刚刚开始看这本书。很少有人把刚买的书,自己还没看就借给别人吧。从受害者的生活习惯来看,我觉得她不会借别人的书看。”

“那么你的意思呢?”

河西从小池的话语中感觉到一种设想正在逐渐酝酿成熟。

“这完全是我的设想。勘误表的那本书有可能被别人借去。但是,那本书也有可能被作者本人从受害者的书架上取走。附有勘误表的书是印数很少的特殊书籍。持有这种书的人或者对此类书籍很感兴趣,或者与作者有着特殊关系。但是,作者不希望别人知道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所以就从受害者的书籍上偷偷把书取走,却不知道其中的勘误表被夹在另一本书里。”

“哦,如果这个作者就是犯人,当然最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

“怎么样?既然査到这个程度,索性再找一找书架上是否有勘误表的这本书。如果有,那又另当别论,如果没有,作者就是可疑人物……”

“找找看吧。”

两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翻看一遍的书籍又得从头开始一一査核,不过这一次不算费劲。首先査看上下两段排版的书籍,然后按照勘误表核实其中的一个内容,如果不相符合,就把这本书排除在外。

工作进展顺利,终于没有发现与勘误表相符的书籍。书架上没有,屋子的其他地方全部寻找一遍,也没有发现。

对这本“遗失的书”的作者,唯一的线索就是勘误表上的“冬村锐介”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也是《死导者》的作者。虽然受害者把勘误表错夹进别的书里,但并不是随意夹在毫不相关的书里。

冬村锐介是当代的流行小说作家,主要创作推理小说,同时也创作通俗小说、历史小说、艺术小说、传记等,题材开阔,拥有广泛的读者。

勘误表上出现冬村锐介的名字,表明这个作家与受害者之间有着某种关系。

勘误表的订正内容都分上下段落,只有第220页的“冬村锐介”没有段落说明,大概是后记或者解说部分的文章。

于是,河西和小池决定对冬村锐介展开调査。

3

冬村具有作家典型的纤细表情,额头宽阔,鼻梁笔直,连将垂落额头上的一缕乱发撩上去的手势都显示着作家优雅的修养。仿佛钢琴家一样细长柔软的指尖上沾着墨水,说明他正在埋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