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的赞歌(第6/8页)

警卫科长被他驳得一时语塞,说:“你,这么讨厌检查,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了吧。”

那个员工忿忿地回答:“你这话什么意思?我只是要说明宾馆进行员工物品检查是违法的。我问心无愧,但要检查我更衣箱里的私人物品,令我感到不愉快!”

最终,双方各执一词,检查还是进行了。结果,从一些员工的更衣箱里搜出不少餐具、银器以及其他的东西,这一来,似乎证明了公司行为的正当性。

作为警卫,桐生不得不完成检查任务,但他实在抹不去窥见他人隐私后的那份不快。即便是从员工那里发现了公司财物,也没人接受这种做法。宾馆上下,都把警卫看成是叛徒。

尽管不是从宾馆里拿来的,也时常搜到一些淫秽照片、像带、避孕套,还有男职工的更衣箱里搜出了女性内衣。这些不可告人的隐私被人乱翻一气,他们的主人就此无脸见人了。

桐生忠于职守,可惟有这检查更衣箱的工作,令他敬而远之。

05

案件的调查从一开始便困难重重。被认为嫌疑最大的暴力团方面并未发现可疑对象。也没有异性问题。现场周围撒开的周密调查网更没能打捞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由新宿警署协作开展的外国人调查也是一无所获。于是流窜作案说和个人原因说在调查总部内渐渐抬头。

流窜作案说的关键在于凶杀之前打给被害人的那个电话,虽然还不能确认打电话的就是凶手,或者和凶杀存在一定联系。但如果是被暴力团分子叫出去,为什么不带警察证?据此,有人认定这是流窜作案或个人原因造成。

针对这一看法,反对者则提出:如果和暴力团关系密切,不带警察证临时外出也完全可能。况且,若是与暴力团存在勾结,私人时间外出与他们见面并不能看作工作。关于个人关系,首先可疑的就是女性问题。可被害人周围找不出一丝一毫女人的气味。被害人又是出了名的坐怀不乱,即便是因为工作进出那些风月场所,也从未有过流言蜚语。

辖区内那些有小姐的店,都有几个被称为“专用级”的姑娘。若有警官因私前来,这几位小姐就会一脚踢开其他客人,将警官老爷伺候得舒舒坦坦。警官也是人,自然欣然接受服务。和这些小姐日渐热络,不用多久,“捉鬼人”便也和大鬼小鬼无甚分别了。

刑警大多好酒。在不少警官眼里能够舒缓查案辛劳的,非此君莫属。然而,立桥却是滴酒不沾,据说他因公到了那些店里,只喝掺了颜色的水和果汁(小姐们称作“魔术酒”)。即便在庆功会或是新年联欢、欢送同事的时候,也总是果汁不离手。

刑警们在一起常喜欢唱这样一支歌:

“终年四处搜寻

一朝真相分明

笑颜举杯对同伴

市民感激涕零

这便是刑警本色

钟声迎来黎明”

如果笑对同伴举杯,果汁可就大杀风景了,立桥便常常使用“魔术酒”来应付这些场面。

能够腐蚀警察的三大毒素是美酒、女人、金钱。三者中,又首推美酒之毒。风月场中靠着“P账”享受美酒佳肴,手也伸得理所当然。再来上个把“专用级”。有了女人,钱就不够花。至此三毒均已侵入体内,一个不良警官就此诞生了。

可是,立桥的金刚不坏之身完全抵御了这些毒素的侵袭。暴力团、色情娱乐、高利贷、游戏机房、地下赌场,背地里都叫他“千早城(日本的一座古城堡,1323年楠木正成将军镇守,令镰仓幕府大军久攻不下。)”,也就是久攻不下的意思。

常规情况下,总是根据犯罪动机、现场遗留物品、作案手法、案发现场、被害人的人际关系、凶手的行踪、被劫钱物等等展开调查。

而如今,犯罪动机不明。现场周围尽管进行了周密侦察,也未发现任何与凶手有关的线索,凶器还未曾找到。

作案手法和凶器都很普通。被害人生前的关系中也未出现什么可疑人员。至于凶手的行踪无人知晓,也没有钱物被劫。从这几点,流窜作案的可能性被否定了。即便是,动机也不明确。有人提出了复仇的可能性。可被害人生前,经办的案子中找不到类似的人员。

“这案子也成了‘千早城’了。”藤冈一连几天和栋居搭档在外调查,也感慨起来。

“凶手就躲在被害人的城堡里。可是,千早城也有百密一疏。凶手也在冒险。肯定能有突破口。”栋居的话像是自言自语。

两人在分管的区域内一遍遍徒劳地询问。他们的调查网以案发现场为中心不断扩大。十天以后,两人来到一处公园,这里离现场已有一定距离。沙坑、秋千、独木桥,这个儿童乐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