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马利奥特盲点(第8/9页)

北野自己的左右视力就都是1.2.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北野的心里还总像有个疙瘩解不开似的。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尽管把现场查看得很仔细,但心里仍是忐忑不安,好像漏掉了一个什么重要的东西。那漏掉的东西使他心神不定。唯其原因无从知晓,这使他焦躁不安。

他明白,味泽正一步一步地被逼进无路可走的境地。决不能让他们把味泽抢走,这人是他要抓的对象。北野心急如火,岩手县警也被逼进无可奈何的境地了。

他们是声称搜查一个失踪的人而来到羽代市的。本来的任务是为味泽而来,但一直没有明说出来。他们把发现井崎明美的尸体说成是出乎意料的“副产品”,声称真正要搜查的对象还没有发现,就在羽代市呆了下来。但也不能总是呆着不走。

而现在,发现井崎明美尸体之后,岩手县的警察好像再也没有进行像样的搜查,就在羽代市泡了下来。这使羽代署对他们投下了狐疑的目光。他们来到别的警察的管区里,就说是搞到了一个“副产品”吧,当地的警察已经把那个事件当作事故处理了,他们却把死尸找出来,弄成了“杀人”案,因而,使羽代署和暴力集团的勾结关系暴露出去,使搜查科长丢了饭碗。对于点燃这根导火线的岩手县警察,羽代署怎么会有好感呢?

一般来说,别处的警察来到自己的管区内到处活动,心里总不是滋味,况且羽代署又是心怀鬼胎,很想请岩手县警察赶快离境。

跟上次不同,这回已经暴露出本来面目,就再也无法进行秘密调查了。岩手县警察也不得不赶快收场。

北野从市民医院前面上了市内环行汽车,正赶上早晨上班上学的时间,车内职工和学生挤得满满的。

好像正值考试期间,几个同学在互相提问:

“什么是马利奥特盲点?”

“就是没有视觉细胞的地方。在白纸上一左一右地并排画上一个十字和圆圈,从二十五厘米的地方闭上左眼。右眼盯看十字,就会看不见圆圈……”

车到站了,学生们吵吵嚷嚷地下了车。

“马利奥特盲点?”

学生们下车后,车里顿时空了,北野把身体伸展开来自言自语地说。北野自己肯定也有这个盲点,光线照到那个盲点上,就发生奇怪现象。下一站就在图书馆的前门,北野突然打定主意,在那里下车。

走进图书馆后,他马上找了本百科辞典。“马利奥特盲点”在“眼”的条目里。书目上解释说,由于网膜视神经乳头上没有视觉细胞,即使光照到上边,也不会产生光感。所以,视觉中的这一部分就看不见物体,这个生理上的视觉缺陷部分叫做盲点,是埃德梅?马利奥特(Edme Mariotte1620-1684,法国物理学家。——译者注)发现的,一般叫马利奥特暗斑(或盲点)。盲点为椭圆形,其中心距注视点十五度左右,垂直径约七度,横径约五度。……盲点的检验办法是:在白纸上画一个小十字,在它右侧五到十厘米的地方画一个圆圈,然后闭上左眼,从十七厘米到三十五厘米的地方注视小十字,右边的小圆圈就看不见了。而视野中的盲点这个词,人们已转而用作没想到、没注意到的地方,空白点,漏洞等意思了。

“没想到,没注意到的地方……”

北野看着百科辞典自言自语地说。然后,他用自己的眼睛对着百科辞典上画的黑地白色十字和圆圈试验了一下。

“咦!真的看不见了。”

圆圈果然从视野消失了,北野惊诧不已。

“盲点原来是从这时来的呀!”北野感叹一番之后,马利奥特的试验图和市民医院病房的光景就在他眼前重叠起来了。

病房的荧光灯是每隔五米一个,直接安装在天花板上的,而惟独风见房间前的灯光特别亮,那是为什么呢?

北野跳了起来,把百科辞典送回书架,飞也似地奔回市民医院。他站在外科病房320病室前面,凝视着天花板上的灯出神。一个护士正好从那儿路过,北野赶紧叫住她:

“为什么这个房间前的灯特别亮?”

护士疑心地看了看北野,见他一本正经,就回答说:

“噢!那里的电灯坏了,最近才换上。”

“什么时候换上的?”

“可能是昨天或是前天。”

“你能准确地告诉我吗?”

“那得问材料科的人才能知道,你问这个干什么?”

“啊!对不起,我是警察。材料科在哪儿?我非常想知道哪天换的灯,要为一个案子作参考。”

一看北野拿出警察工作证,护士马上改变了态度,把他领到另一栋房子里的材料科。医院里的所有器材都由这个材料科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