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机缘巧合(第7/8页)

最近,笠冈变得极易疲劳。胃部总是不舒服,一点儿食欲也没有。多年来,他对自己最得意的一点就是身体的健壮,可是似乎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也开始像要散架了。

当他一旦从岗位上退下来之后,还将有一段“余生”必须度过。他有必要事先储备一些体力。必须趁现在就调整好体力和健康,不能早早地就将生命的燃料耗费殆尽。儿子时也尚在读书,还没有结婚。今后很多很多的地方都需要用钱。

世俗的功利主义绳索,拉回了笠冈对栗山的亡灵刚刚引起的某些关心。

在搜查工作会议上,最关键的问题有以下3点。

1、发现尸体的地方是作案的第一现场呢?还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将被害人杀死后,把尸体运到那里去的?

2、是单纯的凶杀案?还是与交通事故有关?

3、是单独作案?还是2人以上的共同作案?

关于第1点,从尸体赤身裸体的情况来看,作案之后转移尸体的说法比较有说服力,但是并不能完全排除现场作案的可能性。另外,关于第2点和第3点,虽然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但所有看法都缺乏证据,没有超出推理的范围。

搜查总部对被害人胃中的存留物进行了详细检查。不久之后,检验报告送来了,说是化验出了亚铁巴比妥。

这是一种巴比妥酸类的持续性安眠药,作用力极强,亦可用于抗痉挛。根据这个新的情况,搜查总部进一步怀疑被害人是在被迫服下安眠药睡着之后被杀死的。这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极有可能是凶手在别的地方杀死被害人之后将尸体运到了那里。这样一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有可能就是单纯的凶杀案。

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被害人服下安眠药之后,迷迷糊糊地闯到马路上被汽车撞了的可能性。因此,搜查工作在刑事犯罪和交通肇事两方面同时展开。

被害人只穿着一条极为常见的“猴儿胯”。要想查明他的身份,最有力的线索就是坏疽手术的疤痕。搜查总部制作了2万张附有被害人彩色照片的通告,散发给全国各地的大小医院、牙科医生、诊所、保健站、各警察署等。他们还得到了各报社及电视台的协助,公开向公众征集有关信息。

搜查总部还进一步在日本医生协会、日本牙医协会的机关报以及《朝日周刊》、《星期日周刊》、《读卖周刊》、《产经周刊》等周刊杂志上刊登了有关报道,广泛呼吁全国的医生及医务工作者予以合作。

另一方面,警察厅鉴定课确信死者以前曾经有过犯罪历史,他们通过联网计算机系统向“全国犯罪情报管理系统”进行了咨询。“全国犯罪情报管理系统”是一种实时处理系统。随着犯罪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为了对犯罪情报进行集中管理,该系统在计算机当中整理并储存了约3000万条搜查资料。内容包括:有犯罪前科者、暴力集团成员、通缉犯、离家出走者、与犯罪有关的车辆牌号、犯罪手法、指纹等等。对于警察派出所和巡逻车等搜查第一线提出的咨询,可由各县警察总部的咨询中心通过数据通信线路与管察厅的“全国犯罪情报管理系统”联网,计算机一运转,终端显示屏幕上立即就能将答案显示出来。

这是一种高效率的检索系统,比起以前那种繁琐、费时的原始调查法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它几乎可以在用户提出问题的同时,就做出回答。

但是,本案的罪犯却不露一丝破绽地将被害人的指纹全部毁掉了。因此,即使将其它特征输入计算机,也会因为缺少数据而被告知“无法回答”。对于这个罪犯,就连这样的新式武器也完全失去了效用。

在大众传媒的协助下,通过进行公开调查,虽然获得了为数众多的信息。但都是些与罪犯不沾边的“泡沫信息”。搜查工作触礁搁浅了。

小川贤一至今尚未从发现尸体所受到的惊吓中完全恢复过来。他有时会梦见死者从地下伸出手来卡住自己的脖子,以至惊叫而醒。全身都被汗水湿透,整夜无法安睡。

妹妹早苗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她常因恶梦而颤抖不止。弟弟健二是最不在乎的,只是他再也不到湖畔那片树林去玩了。

松鼠力丸制造的一个机会,使那具尸体重见了天日。但它似乎并不知道自己起了重大的作用,依然在那狭窄的笼子里面跳着8字舞。那天贤一给警察们带路,到树林里去时,力丸聪明地跑回笼子里了。

从那以后,贤一在打扫力丸的笼子时变得特别小心谨慎。如果再让它逃到树林里去的话,谁也不敢去追了。

贤一以前一直在正门的水泥地上为力丸打扫笼子,现在不敢了。他要把学习室关严实后再在里边进行清扫。这样,就是松鼠从笼子里逃出来,也还是在家里。不过在房间里,打扫得不如以前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