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页)

听了我的回答,哥哥似乎还想问什么,不知为何又咽了回去。他的态度让我觉得有些不寻常。

“哥,发生什么事了吗?”

“没什么……没事。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

只要是熟悉哥哥性格的人,就会知道这一点都不像哥哥的作风。自己提起话题,又自己随便打住,哥哥可不是这样的人。

“怎么了?我的头发长度有什么问题吗?”

我再三追问,哥哥死活就是不说。但我也不是傻瓜,问着问着,蓦地灵光一闪——不会是黄昏照片吧?

“是拍到了长发时期的我吗?”

我一问,哥哥的脸色顿时变了。之后我央求了将近十分钟,他终于说出实情。

据哥哥说,通常黄昏照片拍的都是现实存在的事物。如果哥哥带着那台相机在附近散步,拍的就是途中的某栋房子、商店之类。

这让哥哥觉得很有趣。感觉就像潜藏在相机里的神秘之物说着“如果是我的话,会拍这里,这张胶片我就不客气收下啦”,然后自作主张地拍下照片。

“可是……前几天它拍了这张照片。”

说完哥哥给我看了一张照片,拍的是初中时代的我。

那似乎是谁在上课时偷偷拍下的。留着长发的我身穿夏装,坐在课桌前,望着黑板的方向。我的手里握着自动铅笔,课桌上还放着熟悉的英语教科书。

不可思议的是(当然,黄昏照片本身就奇妙而不可思议),背景的教室里,连贴在墙上的通知都隐约可见,同学却只拍出几个不辨男女的模糊身影。

“……这应该是我上初二的时候。”

毕竟拍的是我自己,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果然是这样。”

说着,哥哥拿起放在桌上的照片就要撕掉。他觉得这种诡异的照片不吉利,也会让我很害怕。但我不自禁地抓住了他的手。

“为什么阻止我?”

“这张照片也没有多吓人,别撕了。”

女人是种任性的生物,我也这么觉得。

那的确是张又奇异、又神秘的照片,可是照片里的我,美得耀眼。至今拍的所有照片中,那张才是最好的。

“这张照片可不可以借我看看?”

本应不寒而栗的我却提出这种要求,哥哥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可以啊……你要干吗?”

“有点事儿。”

我借了照片,回到自己房间,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照片,恨不得盯出个洞来,一边仔细思索。

照片拍的是初二夏天的我,那时我坐在教室的什么位置?从谁的座位可以看到这个角度的我?

对于如今的我来说,初中时代已是久远的过去,只有当年关系很要好的同学,才记得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但那时我才二十岁上下,五六年前的事虽已有些淡忘,但大多还有印象。

尤其幸运的是,我想起书桌里面有初二春天油印的班级文集,上面不仅载有全班同学的姓名,还有第一学期的分组表,在很大程度上唤起了我的记忆。

从分组表来看,初二第一学期的我属于三组。当时教室里是按照男生一列、女生一列来分组排位,总共分为六个区域,临窗的两列前半部分是一组,后半部分是二组,所以三组的我应该是在教室中间那列,第一排到第四排之间的位置。

想到这里,自然就锁定了范围。可以从照片中的角度看到我的地方,应该是一组所在的位置。

(果然是他……)

从分组表的一组名单里看到江本同学的名字时,我的喉咙骤然哽住了,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江本同学是我初二时的同班男生。

他的个子很高,但性格沉闷,说白了,是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人。学习和运动也只是马马虎虎,一点都不显眼。他好像很爱看书,午休时间也不出去玩,专注地看文库本。画画似乎也很拿手,曾经在都内的美术展上获奖,不过是否确实如此,我也没有把握。

虽然很抱歉,但我对江本同学的了解只有这些。我们几乎没说过话(也许实际上说过,但我忘了)。这样讲很没礼貌,但在我心里,他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所以临近毕业时,突然收到他的信,我一时不知所措。

在那封信上,他用漂亮的字迹反复表达对我的倾慕,说的话只要是女孩子,听了都会心花怒放。

倘若我当时没有喜欢的人,又是个温柔的女孩,也许会回信提议先从朋友做起。因为我对他毫无了解,不可能突兀地开始交往。

可是我并没有这么做。

谁都不知道,我当时正和一名高中生交往。和他在一起的时间既刺激又愉快,我压根没有认真考虑过江本。现在想想,我自己也觉得很过分,收到江本来信的那天,我竟然拿去给男朋友看,还和他一起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