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屠龙(三)

薛珈言醒来后,身体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情况好得超乎寻聿明预料。

他一直在病房外守到半夜, 依然无事发生, 薛珈言该聊天聊天、该睡觉睡觉, 一点昏迷刚醒的状态都看不出来。

寻聿明怕薛珈言病情再有反复, 本想再观察一天,但看目前的情况,似乎又没必要,“难道我是要时来运转了吗?”经过漫长的严冬,他甚至不能接受,自己生活工作上的任何顺利。

庄奕晚上把王芮和王昆仑约到实验室,一起开了个短会,商量趁热打铁, 明天发澄清声明。现下他正抱着笔记本电脑,对着文档修修改改做润色, 他先前那一版给王芮看过, 被无情发回重写。

王芮说他个人感情色彩太强,对寻聿明遭受的一切愤慨意味过重,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容易引起公众反感。

因为没人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公众尤其如此, 他可以控诉别人造谣煽动舆论,却不能指责公众没有逻辑不会分辨,否则会适得其反。

此时此刻, 他们毕竟是受害人,受害人就要有受害人的姿态,他的强硬只可以对造谣者,而不能面向所有人,不然只会把自己置于孤立无援之地。王芮甚至恨铁不成钢地提议,要找人帮他起草。

庄奕不想请人捉刀,还是决定自己写,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只有他们自己能说明白。

他要澄清的问题总共分为五个大类:

第一是寻聿明的研究缺陷问题,这中间又包含两个方面,既要科普临床试验必然有成有败,一项科技在研发期有不足是完全正常的,还要澄清导致薛珈言颅内感染的原因不是研究缺陷,而是人为陷害。

派出所的讯问录像刚好派上用场。

第二是洪涛纵火问题,同样的,他不仅要解释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科普手术都有风险,即使是上帝操刀也未必能百分百保证成功。

这原本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尤其是当舆论纷杂、群情激愤的时候,最难讲道理,只能请派出所帮忙说明。

第三是有关安格斯的问题,寻聿明和他的恩怨太复杂,这不同于其他问题可以讲道理、说逻辑,一旦牵扯进感情因素,总是拉拉杂杂纠缠不清。

安格斯对寻聿明长达数年的精神压制,是他们无法证明的,所以这一点只能提及,但不能作为控诉的理由。

而安格斯与基因实验室的关系,以及弄错检测报告的事情,对他们而言严重到为此蹉跎八年之久,可在外人看来,安格斯对此并不知情,既然不是故意的,他又是提携、照顾了寻聿明多年的恩师,现在与安格斯对簿公堂,难免显得有点忘恩负义之嫌。

至于上届菲尔德奖评选的曲折内情,安格斯虽从中作梗,却只在机场和寻聿明提过,他们一样无法证明真假。

并且医学研究的价值非常难以界定孰高孰低,即便当初评奖时,评委小组里多数人倾向于寻聿明更胜一筹,现在又如何说得清呢。

稍有不慎,非但不能揭发真相,还会让人觉得寻聿明不甘心顺位,故意抹黑已故的竞争者。况且纵然能公开安格斯做的龌龊事,多半也会影响到菲尔德组委会的声誉。

万一事情真的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对菲尔德带来负面影响,那将来寻聿明如何在业界立足,又如何再参加以后的评奖。

可若不澄清这件事,现在寻聿明在机场殴打旧日恩师,后被警察带走的监控录像已传遍网络,他们就算有一百张嘴也难说清为什么。如果用谎言去解释,那就不得不再用一万个谎言去圆,最后一定会被戳破。

公关界有一句话说得好,最糟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发后的遮掩。真诚道歉或者转移话题往往没事,但若是撒谎被发现,那真是大罗神仙也难救。

这也是庄奕最头疼的一条。

事到如今,似乎只能采取不够光明的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第四是庄奕在医院打人的事,王昆仑这两天没闲着,已经联系了被打记者,也拟好了律师函。

他们手里还有监控录像,能证明是被打记者未经允许私自拉开他们车门在先,后又夹伤了寻聿明的手指,医疗记录还在,倒不难分证。

第五,也是最后一点,就是他们的感情问题,诚然这是个人隐私,麻烦的是孙卓在手术室上面的观摩室里,偷拍下了庄奕和寻聿明隔着玻璃亲吻的一幕,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一些讨伐声。

庄奕写写删删,修修改改,简直字斟句酌,言辞恳切的同时又要声情并茂,已经编辑了两个多小时还没完工,当初写博士申请书也没这么难。

寻聿明看他想得辛苦,递给他一杯陈霖霖买的西米露:“我来看看吧,你的中文水平写这个太吃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