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役万灵咒(第3/4页)

……

在二人纠缠时,荆三钗踏入清凉谷,神逸俊扬,意气风发。

甫一和盈虚君打上照面,荆三钗张口便道:“封大眼来找过你们了吗?”

刚被陆御九放出来的盈虚君正是肝火旺盛时,哼了一声,道:“怎么说,如故入道的时间也比你早,算你的师兄。没礼貌。”

荆三钗腹诽:有病。

……你以前不还夸我才思敏捷、替你报了总叫你周胖子的逍遥君的一箭之仇来着?

不过荆三钗现在心情不坏,懒得同他这个白痴师父计较。

而且,听盈虚君这个态度,显然是已经知道封如故魂魄尚存于世一事了。

“我跟家中联系了。”荆三钗打开天窗说亮话,“他们答应我,会出面相助风陵,以备不测。”

盈虚君看他一眼,一语道破:“你是特意前来嘚瑟的吗。”

荆三钗被他揭穿小心思,顿时恼羞成怒:“……你……我就算嘚瑟,又关你何事?”

盈虚君:“没事。只觉得你像只孔雀。”

荆三钗暴怒:“你!!”

“不敬师尊,跟我吹胡子瞪眼尥蹶子倒是熟稔得很。”盈虚君跷了二郎腿,坐下道,“既然不喜我,何必要来清凉谷?”

荆三钗哼了一声:“我是来找师娘的!少自作多情。”

“行啊。”盈虚君长臂一展,搭到桌侧,“去啊,多看两眼,小心看到眼里拔不出来。”

荆三钗被奚落得火冒三丈:“你……”

下一刻,陆御九满怀心事,推门而入,正要唤盈虚君,抬眼望见了荆三钗,语气便柔和了三分:“三钗来了?”

两人立时偃旗息鼓,从两只斗鸡化作两只鹌鹑。

荆三钗将来意如是这般地讲述一番后,陆御九颔首:“如此甚好,恰合我意。”

盈虚君晃着腿:“怎么,终于知道道门那些小卒子的胃口,不是你再□□让就能满足的了?”

陆御九一点头,自承错误:“过去,是我想得太简单。”

盈虚君见他神情,便知他有心事,将长腿自膝上放下,身体前倾,问道:“怎么?有什么不妥的吗?”

“没……”陆御九止言又欲,在心中斟酌数遍,方才改了口,“……嗯,确实,我很在意一件事。”

“何事?”

“‘吾佩真符,役使万灵,上升三境,去合帝城,急急如律令。’”陆御九念出一道符咒,又问,“你们可听过这一咒法?”

盈虚君与陆御九生活多年,深受耳濡目染,张口便答:“役万灵咒?”

答完,他还得意地瞥了一眼荆三钗,大意为“小子,你不行吧”,满身欠揍的孔雀相,看得荆三钗拳头和牙根一齐作痒,恨不得当场和他师父一决雌雄。

陆御九察觉气氛不对,马上再度开口道:“北南,我记得你问过伯宁,如故自从回归风陵后,便被他带至玉髓潭,保护起来,直到道门逼山。可是这样?”

“……是啊。”

陆御九道:“你我皆了解风陵地形,也知道,那个时候,伯宁为了保护如故,将玉髓潭用阵法整个封闭,只是漏过了玉髓潭洞·穴深处的那方小小通路,才叫如故得以脱身。”

“玉髓潭后的小径,直通‘静水流深’。但是,从玉髓潭去往青竹殿,却需得从正面下山。若从小径脱出,再前往青竹殿,会绕一个大圈。”

盈虚君听得一头雾水:“……青竹殿?‘静水流深’?这与役万灵咒有何关联?”

陆御九直接下了结论:“据如一所说,他是在青竹殿前找到如故的全魂的。而那阵法的种种特征,与役万灵咒全然相符。——青竹殿前,有人暗自画下了役万灵咒的阵法,将如故刚刚脱体的生灵立刻完整地引入了阵中,保全了他的魂魄。”

荆三钗与盈虚君异口同声:“什么?!”

“所以,我才感觉奇怪……”陆御九微微皱起眉头,“以如故随时会入魔的身体状况,他是无法轻易调动灵力,改道去青竹殿前的。不然,一旦魔气外泄,他很容易被伯宁发现行迹,强行送回玉髓潭。”

“所以,算一算时间,如故如果单靠双脚行走,当道门齐聚在风陵山下、闹将起来时,如故走出了玉髓潭——只有闹起来、风陵众弟子聚集到浩然亭下时,巡山弟子才无暇管得上如故是不是四处行走——然后,他直接来到‘静水流深’,将其一把火焚尽。而在火起后,他不必再顾忌自身状况,动用灵力,来到浩然亭。如此算来,时间才是刚刚好的。”

盈虚君接过话来,简明扼要地总结:“也就是说,如故自己根本没有前往青竹殿画阵的时间?”

陆御九点头:“这阵法,耗时费心,不会是如故临时画的。青竹殿,更是伯宁所居之处,有谁可以在青竹殿前,神不知、鬼不觉,画下此等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