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节(第5/6页)



  “当然不知道啦!他老婆是有名的小气鬼,醋坛子,她老公跟哪个女的交往多一点,她马上就要闹上门去。要是她知道她老公借这么多钱给我,还不一口把我吃了?”

  陈霭觉得这事真是万分危险,不仅对小杜危险,对滕教授也很危险,搞不好就会破坏他的婚姻。她恨不得劝小杜把滕教授的钱还掉,但她又没本事拿出几万美元支援小杜,只好在心里烧柱高香,请老天爷保佑滕教授这样的好心人,也保佑小杜这样的需要帮助的人,当然也保佑滕教授的夫人,现在花心的男人太多,做妻子的比较担心自己的丈夫,也是可以理解的。她就这样一路保佑下去,结果发现每个人都值得老天爷保佑。

  第二天一大早,陈霭就起了床,边收拾打扮,边在炉子上烧水煮通心粉,因为通心粉像滕教授说的一样,以“韧度”见长,比面条经煮,得煮好长时间。等到她把脸倒持好了,通心粉也煮好了。她做了一大碗炸酱面,早饭吃了一些,带一些到学校去当午饭,还留了一些给小杜。

  然后她就按小杜给她画的路线图,走到学校去。路很好找,她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学校。但进了学校之后,找自己老板的办公室反而花了一点时间,主要是小杜也不知道她老板的办公室在哪里,没画地图给她。她结结巴巴地问了几个人,人家也很热心地回答了,但她听不太懂,最后一个小伙子亲自把她带到老板那里,已经九点多钟了。

  老板是个东欧人,女的,四五十岁的样子,人称Dr.T,因为老板的姓和名都是T开头,名字叫Tania,但姓很长,而且很难发音,所以老板为了照顾大家,让大家就叫她Dr.T就行了。老板漂亮的栗色头发挽成一个发髻,耸在脑后,穿得也很漂亮,不像个搞科研的,倒像个电影明星。老板人也很好,先是嘘寒问暖一番,又亲自带陈霭到实验室跟同事见面,然后给了她一个readinglist(阅读书目),让她头一个星期不用做实验,就是读这些文章,还邀请她周末去家里吃饭,并当场打印出一张路线图给她。

  她没想到美国的老板这么和蔼可亲,这么体谅人,这么关心人,这么有人情味,感动得手脚暖暖的,当场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为老板鞠躬尽瘁,归而后已(半年当中应该做不到“死而后已”,做不到的事咱不瞎吹),要对得起老板的关心和爱护。

  然后老板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工作去了,把她交给了实验室的同事Gina。Gina二十四五岁的样子,看肤色外貌应该是中国人,但言谈举止又像是美国人,后来一问才知道是CBC(Canada-born-Chinese,Chinese-born-in-Canada,加拿大出生的华人)。

  实验室挺宽大,特别干净,她和Gina一人有一长条做试验用的桌子,Gina称之为“bench”,一个人有好几个能升降的皮沙发,可以坐着做实验,仪器都很先进的样子,比她在国内时的那个“实验室”强多了。

  她在实验室有自己的电脑,连着两个monitor(显示屏幕),可以把这个屏幕上的画面抓到那个屏幕上去,又可以把那个屏幕上的画面抓到这个屏幕上来,差点把她喜晕!马上就抓来抓去了一阵,过了一把瘾。

  Gina领她到C大人事处办了一个ID卡(身份卡),上面有她的照片、姓名、职称和系名,C大还给了她一个电子邮件信箱,她看到自己的名字后面紧跟着C大的名字缩写,然后是.edu(美国教育系统的网名后缀),心情非常激动,感觉自己现在是C大的人了,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马上就用这个账号给国内的亲戚朋友们发了一通电邮,让大家今后就往她这个信箱发信。

  然后她安下心来,看老板布置的那些paper(论文),边看边用网上词典查生词,查出来了就记在一个小本本上,准备每天回家都记忆单词,争取在短时间内能做到不借助词典看懂本专业的英文论文。

  她很久没这样一心一意地读过书了,在国内的时候,每天上班都是忙忙碌碌,闹闹嚷嚷,责任心很大,总在担心把哪个病人给治坏了治死了。在这里就不同了,她除了自己,谁的心也不用操,心境格外的安宁。

  中午Gina带她到本楼尽头的lunchroom(午餐室)去吃饭,那里有微波炉,有咖啡壶,还有速溶咖啡,咖啡伴侣,糖,调料,一次性餐具,餐巾纸什么的,都是免费的。她用微波炉热了自己的炸酱面,倒了一杯咖啡,拿了些餐巾纸,就到一个桌子前坐下吃饭。

  吃完午餐,她又回到实验室去读论文。还才四点钟的样子,Gina就脱了白大褂,跟她说“拜拜”,还告诉她“Youcangohomenow.”(你现在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