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楚倾赶到乾清宫的时候吴世轩正站在殿下,楚傲天端坐在龙座上,一手撑着头一只手翻着那叠试卷。

两人好像在谈论些什么,只是见到楚倾,吴世轩明显停顿了一下,朝着他一行礼,眼神闪烁掩饰心虚,竭力装作波澜不惊的模样。

楚傲天正专注地看着手上的档案和试卷,没有注意到这些异常。

看到楚倾过来,楚傲天对着楚倾勾了勾手,“太子来得正好,过来替朕看看,朕与吴爱卿有关今年状元人选有些相左的看法,不知太子怎么看。”

楚倾从吴世轩那收回视线,羞赧地笑了笑,拱了拱手,推脱道,“父皇,儿臣见识短浅,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不如父皇深谋远虑,怕是没办法给父皇什么好的建议。”

“哎,话不是这么说的,”楚傲天挥了挥手,“太子已经到了可以接手这些事情的年纪了,朕也叫了小二过来看看,既然你先他一步,便先来看看吧。”

楚倾听到楚傲天也叫了楚锐,嘴角的笑僵硬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让人看不出半点异样。

他点了点头,微微曲身,“是,父皇。”

他上前几步,走到案前,垂下眼,看着案上被摆放在一起的两份试卷,这两份便是让吴世轩和楚傲天意见不同的试卷了。

端是一看,两份试卷上的字一份端正秀丽,一份狂放不羁,龙飞凤舞,各有千秋,但是看上去都极其赏心悦目,也说不出哪一份的字写得更好些。

前面答题的部分,考到四书五经与圣贤古书这些死知识,两人写得都密密麻麻,批阅官早就认真核对过,两人写得都是完美无缺,一题不错,根本分不出胜负,唯一让人无法抉择的部分便是最后一题,关于当下时政的看法。

“这两位,一位名叫李景明,贫寒出身,深知当下百姓疾苦,针对兴修水利和减轻徭役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和相对的措施,非常实用,”吴世轩在一旁说道。

楚傲天点点头,“另一位便是孟丞相家的幼子孟缜之,他出身官宦家族,儿时便浸淫朝事,在这份卷子当中提出了当下大梁国制度中的诸多弊端,也都很在理。”

楚倾摸着下巴点点头,“确实,这二人确实不分伯仲,让人难以抉择。”

吴世轩皱了皱眉,在一边补充道,“陛下与太子殿下可能有所不知,这李景明是书法家李青的后代,原先生活在大家族,只是这些年家道中落,李青原先是前朝丞相,相比他对朝中事也不会太陌生。”

他还是坚持让李景明登上状元之位更加合适,并且这对诸多出身寒门的子弟也是一种激励,若是让孟缜之登榜首,怕是会有人说闲话。

楚傲天知道他在想什么,爽朗地笑了几声,“爱卿,朕当然知道你的顾虑,只是现在就这两份试卷而言,确实是孟缜之更好些。”

说罢,他转过头来看着一只在一旁不说话的楚倾,“太子以为呢?”

楚倾思考了片刻,“儿臣斗胆,以为李公说得更在理,这李景明出身低微,却文思敏捷,我朝一向不推崇书生读死书,他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

楚傲天的笑容淡了一些。

他端起桌子上的茶抿了一口,放下的时候杯子碰出一声清脆的响声,淡淡道,“朕记得你与孟缜之曾有过同窗之情,此时居然也不帮他说话了?”

楚倾的面色不变,笑的云淡风轻,“父皇,正是因为我与孟弟有情谊在,更是不能为他说话,若是为他说话,必然会有人说儿臣徇私情,这与孟弟也是一种折辱。”

楚傲天瞥了他一眼,懒懒地收回视线,不置可否。

楚倾飞速看了一眼楚傲天的脸色,又转口道,“不过,孟弟确实也是才华过人,一切还要由父皇定夺。”

楚傲天还是老神在在的不说话,这时有人进来通报,原来是楚锐来了。

见楚锐进来,楚傲天的表情明显缓和了很多,甚至可以说得上和蔼,冲着楚锐挥了挥手,“锐儿,过来。”

楚锐的脚步顿了顿,站在殿前,虽然面无表情,但可以看出有些无措,明显没有搞清楚状况。

楚倾笑着看着楚锐走进来,把现下的情况与楚锐说了一遍。

楚锐没有说话,拿起那两份试卷,皱着眉头看了半天,放下试卷后简洁干脆道,“儿臣觉得孟弟更好些。”

楚倾在一旁脸色不变,笑着半调侃道,“二皇弟是有什么见解吗?莫不是因为与孟弟关系好,便偏袒他?”

楚锐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根本不理会他绵里带针的话语,放下试卷后看着楚傲天,“父皇,这李景明虽然想法厚实,然而仍然保留了些迂腐的思想,落笔温吞,不够干脆,相比较孟缜之利落干脆,观念入木三分,儿臣以为他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