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世子婚事(第3/4页)

“不合适?”卫衍给的名单,都是与卫家门当户对的人家,绿珠选的也都是性情温柔知书达理的世家小姐,怎么到了卫敏文嘴里,就变成了都不合适。

“我卫家是陛下的臣,也只能做陛下的臣,永远只做陛下的纯臣,才是聪明的做法,在有些事上心思太多,是真正的取死之道。而且家里现在恩宠太过,太显赫的联姻,恐怕会让陛下不放心,父亲在时不打紧,日后怕是很麻烦。”卫敏文想的显然比他父母都多了许多,他的父母好歹还考虑了一点他成亲后个人的幸福,而他自己,已经把这桩亲事纯粹物化为能够让皇帝放心的表示。

这一点,就算聪明如绿珠,一时也没有看清。听到儿子这么说,她顿时有些汗颜。

卫家的通家之好,当然都是世家,以卫敏文的身份,的确不需要再有显赫的联姻,娶个寒门女,或许更能让皇帝放心。

世家的势力迅猛发展,却不知道自我遏制,通常都是取祸之源,特别是碰到皇帝这样的君王,一切还是小心为上。

这么一想,她点了点头,决定不再插手这事,让儿子自己去操持这桩婚事。

“母妃真的要将玉华皇妹下嫁给卫敏文?”对于周贵妃的这个决定,三皇子景瑛不太同意。

虽然他对卫衍,对卫家始终是一副非常温和友善的态度,不过他的内心深处,总是有些芥蒂的。

对于一个独得他父皇恩宠无数年,让他的父皇将整个后宫当作摆设的男人,他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芥蒂?

在这件事上,他与景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好,而景琪却表现得不够好,不过从本质上而言,他们兄弟二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现在他听说,他的母妃要将他最疼爱的胞妹下嫁给卫敏文,就算他心中的那点厌恶情绪,平时掩藏得再好,到了这种时候,他也没法掩饰下去了。

“傻孩子,难道到现在你还不明白,在你父皇的心里,永宁侯的意见有多重要?景珂以前连你父皇的眼都不曾入过,不过是机缘凑巧讨了永宁侯的欢心,才不过几年的功夫,他就成了你父皇最宠爱的儿子,若你父皇继续这么宠爱他,以后会怎么样,真的很难说。我一直要你交好卫敏文,你却没有一点进展,否则的话,我又何必要让玉华下嫁给他?”

景瑛没有辩解,其实是因为卫敏文始终不在京里,他才没有机会,因为就算卫敏文回到了京里,他也没有机会。

有些人简直是属泥鳅的,根本是滑不留手,对待任何一位皇子,他都是以礼相待,绝对不肯分出厚薄,恐怕他就是对景珂稍微有些不同,不过景珂那是死皮赖脸自己贴上去的,让他学景珂那个样,去交好一位臣子,他可没这么厚的脸皮。

“就算如此,孩儿还是觉得不妥。永宁侯已经老了,就算父皇再宠爱他,还能得宠几年?卫家失宠以后,皇妹要怎么办?”日后的确很重要,但是景瑛还没有学会为了日后,轻易舍弃他所珍惜的那些东西,手足之情让他不认同母亲的决定,努力想要改变这一切。

“有几年的功夫就够了,如果有了几年的功夫,你还不能成事,我会对你很失望。而且你放心吧,就算到时候永宁侯失宠了,卫家依然会得到陛下的信重。卫家能有今日,不仅仅是因为永宁侯一个人,还有他们对陛下多年以来的忠诚,当年与太后对峙时,卫家明知结局如何,依然站到了陛下身后支持陛下,相信陛下是不会忘记这点的。”

永宁侯早就一把年纪了,当年可以认为他是谄媚幸进,但是到了现在还这么认为的,显然都不是聪明人,周贵妃自认不是太笨,早就仔细思索过这里面的原因,并且认为皇帝在某种意义上非常长情。

相信她将玉华下嫁后,景瑛一定能在其中得到足够多的好处,所以她才会积极谋划这桩婚事。

至于皇帝百年之后,那就由不得皇帝了。

周贵妃母子还在意见不和纷争不停的时候,卫敏文已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安排好了自己的婚事。

至于他为什么不肯娶世家小姐,而要娶一个几代之内都是平民,父亲只是一名不入流小吏的寒门女子这个原因,他当然不会对他父亲说,是为了怕皇帝不放心,这个原因要是落入皇帝耳中,他肯定会有很大的麻烦,而且如果他悄无声息地成了亲,周贵妃那里也不好交代。

然后,卫衍就听到了一个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卫敏文是怎么和那名女子相识的,怎么求而不得,怎么希望父亲出面,替他摆平未来岳父,卫敏文越说越入戏,说着说着,他的眼中都有了泪水,直听得卫衍阵阵唏嘘,觉得都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反对这桩婚事,绝对不是一个好父亲,所以他就以最快的速度,召来了官媒,上门去帮儿子求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