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战国风云(38)

一大一小相携而行,准备排队出城。赵政是个体贴的孩子,一见兄长表情已经羞窘到了极点他便也不再多说,只是吃吃笑了两声。

这些游客都来自于巴蜀之地,实际上多半是巴蜀各地士族的公子,是来交流学习的……不要怀疑,并非是人质,是真的来秦国学习的,不打引号的那种。

自李冰入蜀之后,出于修建水利的需要,秦蜀之间的联络渐多。但越来越多的联络也让双方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对彼此都存在一定的误解。

蜀郡人发现老秦人其实也不是那么蛮不讲理,秦国人发现蜀郡人也不是那么的不开化。

秦蜀战争已经过去了五十余年,对于先秦的人们来说这已经是一代甚至两代人以前的故事了。加上这次秦国派来的最高长官十分靠谱,给蜀国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蜀国对于秦国的仇恨也自然被慢慢抹平了。

当然,李冰入蜀时带来的秦国物资以及文化科学知识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这一变化。

但最重要的是——盐。

四川虽位于内陆,但由于地质原因此地产盐。然而从蜀地出现文明一直到现在已经有千余年,几乎所有的盐矿都已经被发现并且被当地士族势力把持,这些人垄断了盐业,并依此作威作福。

李冰一到蜀地便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此处明明产盐却盐价奇贵,于是,他在当地四处奔走探查水利之余亦是打探各方消息,甚至起了从秦运盐平抑物价的想法,但后来他打消了这一念头。

入蜀的交通过于艰难,就算从秦国运盐过来,单就价格来说未必比本土盐更有优势。

最重要的是,他发现蜀地对于“盐”的开采和别的地方不同——蜀地的盐是在地底下,因此他们的开采模式就是开凿带有盐卤的地区的土层,然后将卤水引到地面经过水煮得盐。

但蜀郡的劳动工具落后,加上蜀地的盐实在太多,大部分的盐矿在努力挖掘也不出卤水之后就便被放弃了。

当李冰第一次看到一处已经“废”了的盐矿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块盐场虽然说是已经被放弃,但是来往者还不少,他们到的时候恰是雨后。他亲眼看到有不少蜀民挖地成坑,然后从中汲水。

向导解释说这是因为土里还有盐,所以如果家里头情况比较困难买不起盐的就可以通过压榨泥土中的汁液得到盐水,经过过滤后再熬干就是盐了。

当地人认为盐藏在泥中,但李冰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里的土地并未盐化。

但是他尝了尝泥水,的确带有些咸味,那么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这处矿其实还有盐卤,只是盐卤是藏在无法通过挖掘得到的地底下。而下雨时候湿润的土地将上下连接起来,盐分向上走,最终走到了地表。

李冰冷静地分析过后,偏头询问了当地向导:“为何不挖井?”

当地向导回以茫然的眼神。

好的,他知道了。

井,相传是黄帝因同情一地干旱所做,但寻常的井也罢,若是要挖深井难度极高,且在搭建过程中容易坍塌,极具危险性。

就算在秦国也只有专门的匠人经过报备后才可动手,造价极为昂贵,一般都是几个村子共同分担这笔开支。寻常人家宅院有水井的话,房价都能涨个四成。若是农田里有水井,那是翻倍都有可能。因此在秦国每年排队等着来挖井的村落不知凡几。

不过可惜的是,就算排到了,能否挖井还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来决定,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能成功掘井的,就算挖了井也未必能有水。一个熟练的井工可谓百家求,这门技艺在秦国还是非常吃香的,并且是一门可以家家传承的吃饭手艺。

不过李冰觉得这门手艺没有传到蜀郡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儿并不缺水。

蜀郡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北部的高耸的秦岭山脉拦截了南下的冷空气,同时也阻挡了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如是方造就了此地湿润多雨的环境。

所以这里并不缺水,不缺水当然也不需要用地下水,就更不会掌握挖井技术了。

加上蜀郡因山地环境将自己和外头隔绝开来,这一门技艺自然没有传入,甚至于当地人都不知道“井”这样东西。

李冰却觉得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机会,打入蜀地的机会。

他特地上书秦王嬴稷,请他派遣秦国擅掘井之人,并且申请了一整套挖井的器械,然后他就带着人在丰水期不方便修建水利的间隙挖了第一口盐井。

然后很快就是第二口、第三口……大大小小的盐井就此在成都平原上落户。

当地的百姓自然也更愿意购买官家便宜的盐,蜀郡甚至可以通过栈道将蜀地的盐送去长安,大大降低了秦国在盐政上对于齐国这个盐的最大出口国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