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汉华章(65)(第5/5页)

通译露出了恰到好处的为难之色,“可是我们的使者很难在大草原上找到你们的部落。”

匈奴的流动性很强,即便匈奴王廷一般都在固定位置,但事实上根据归国后的使者们的记忆拼凑得知,其实每一次他们去的地方都不是一个地方。

汉人使节团每次到了草原上,都是前进一段路,然后看着随机遇到哪一队游骑,再由那些游骑将人带去王庭。他们本人是摸不清楚地方的。

显然,这个左部的当户也非常清楚这个情况,他思索了一下,忽而让人取来了一块羊皮,那上头绘有一个图腾。

匈奴当户对着通译解释说:“你们到时候就派人拿着这个给他们看,我们左部的人都认得这个,他们会带你们来找我。”

通译很温和地应了,他小心将羊皮收好,最后和匈奴一方确认了下他们退离的时间和行进速度。

从他们离开驻扎地开始,彼此就又将成为敌对并且警戒的状态。匈奴人的撤离速度决定了汉人的巡逻距离。

双方敲定之后,通译还谨代表个人送了匈奴汉子一坛子酒,把匈奴当户乐得眉开眼笑。

这壶酒他也没舍得打开喝,而是让兄弟们放在了马背的兜子里——顺带一提,这些兜子还是汉人赠送给他们的,以方便他们携带更多的物资。

阿册打着等回去后将这坛子酒献上的主意,到时候他准备借此向着左谷蠡王和左贤王美言几句,他觉得这个互市非常好啊,汉人也挺热情的,完全可以继续办下去。

而且他这次还采买了不少特别有用的东西,唯一的缺点是代郡没有售卖麦子,这一点他们倒是有些难以交差,好在代郡的“瓷器”精美,而且他们还换了数量不小的盐粒。

这些盐可以做好些肉干了。

等到这些瓷器被放在巫面前,再来一场大祭,神灵一定会眷顾他们匈奴。

哎,美中不足的是他们这些牲畜都是实实在在被交换出去的,汉人在这点上格外警觉,交易一确立立刻就将东西送到城里头去了。

否则……嘿嘿……

不过也没关系,他们已经瞄准了好几个差不多时候离开的胡人商队,到时候也不是没有操作余地的。

即便是看上去憨厚好说话的阿册,骨子里头流的依然是掠夺的血液。

另一方面,他在心里还在盘算去了雁门郡那边的某人,也不知道他们那里换了什么。根据他打听到的,雁门郡那边主要换的是麦粒,东西不像他们这那么精美,但是都是能吃饱肚子的东西。

阿册盘算了下,决定还是到时候派一队轻骑,去雁门郡抢一波。

也不拘对象是谁,能抢那家伙也行,不行的话就抢个雁门的胡商。他此行收获虽丰,但是也有不少是要交给上头的,他总得给自己部落留一点打算。

这次虽然换来了“硬通货”的盐,但是他还是更想要一些能够让女人孩子吃饱的麦面。

——无独有偶,去了雁门关的匈奴小队也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