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大汉华章(40)

翟邑笑着走入,边走边抚摸美髯:“殿下此名倒有几分野趣,只臣不知,这【多试】为何解?”

夏安然笑了一下:“吾曾听过一句,读书是学习,使用亦是学习,且其比之读书更为重要。”

“空谈误国,实践出真知,于先人,当学以致用,同时,于后辈,我等亦当用以致学。”

“故而,多学,多思,多试,缺一不可。”

翟邑品味半响,欢喜点头。他正要说话,忽而视线一转,看向了跟着夏安然一起来接他的小皇子:“胶东王可听得明白?”

小豆丁龇出了一口小白牙:“明白的,阿兄的意思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哦哟!

太傅有些吃惊地挑眉:手下一个用力就扯断了几根美髭,“是这个理,胶东王是已经将《论语》背下了?”

“还没有,这句是阿兄教我背哒!”

小少年有些害羞地将自己的脸埋到了兄长怀里,然后他又露出了点脸蛋信誓坦坦道:“不过本王迟早会背出来的。”

自上次和太傅有了默契之后,夏安然便开始同时修习法家、儒家经学。一时间课业十分繁重。他一忙碌,便没有太多时间陪着弟弟,刘彘孤身一人到了这儿,自有些不安,便十分粘人。

他虽还没到开蒙的年龄,但是小朋友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别人不要你学的时候,学得非常起劲。

所以夏安然干脆也给刘彘安排了一个小坐席,让他跟着一起听。

太傅主要是教他,自然不会为了刘彘慢下讲课的速度,于是等到了晚上,夏安然怕小孩无聊,就会在复习时候提炼一些好词好句让小豆丁背着玩。

尤其是《论语》里头他小时候没少背的内容。

有些他解释过,有些还没来得及解释,只是先写了下来,这句“学而不思”便是还未来得及解释的。但刘彘小孩便能大概猜到这句话的意思并且提炼出来,这份聪慧着实令人侧目。

汉武帝刘彻在历史上留下的一个评价是:雄才大略。

当时并没有成语这个概念,这四个字其实是两个词语,前者为其才学广博,后者赞其谋略深沉。

很多人只知道刘彻独尊儒术是被董仲舒忽悠,但很少人知道汉武帝本身精通诸子百家之学说,先秦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学派他均有涉猎。

其尤其擅长儒法道三家,最后选择儒家是因为儒家符合他的政治需求,并不是被董仲舒所蒙蔽。

事实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也不是董仲舒说的。他提出的仅是“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抑仅为压制,其思想概念翻译一下,就是儒家领导的多学派合作和政治学术协商政策。

至于为什么最后会变成罢黜百家,实则是因为时代浪潮的引导。

就和高考时候必考英语一样,大汉的人才择选也是必考儒家经典。

而为了顺应择才之路,大汉朝的官方学社和私下的学社也多以教授儒学为主。

而出于应试需要,自会诞生应试教育。

就像是现代,多少娃骂英语高数,最后不还是得乖乖交钱去上万恶的补习班,现在的人民群众无论对儒家有什么看法,还是要捏着鼻子把经学读进去。

用不用是未来的,学不学则是现在。

关于这一点夏安然是真的佩服汉武帝。他实际上做了和秦始皇一样的事情,即统一思想,中央集权。然而他的举动要温和得多,他是通过“人影响人”这条道路在改变这个国家的。

学习儒家的官员上了位,他们选择的人才自然也是修行儒家学说的才子,这并非为了刻意抱团,而是因为“道”不同,不相谋罢了。

如此种种,两三批人才一轮换,整个朝廷上来的学子自然就都是儒生了。但是他心中满满的全是这一份疑问:如果真的没有独尊儒术,汉代之后会更好吗?

要解决独尊这一困境其实很简单,只要董仲舒不在即可。

董儒和别的儒学不同,他的儒学是吸纳了阴阳五行学,将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均都纳入其中,且为了满足帝王的需求创造的一个全新的儒学。

可以说,从他开始的儒学就不再是正统儒学,所以如果他简单粗暴地打压他,不让他和未来的帝王有接触,哪怕最后武帝依然以儒治国,也不至于发展成后来那般模样。

但夏安然不知道这是否正确。

后世华夏文明之所以绵延千年,历经战火纷争不曾断绝,就是因为文明同出一源,如果真的回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会不会就和西方一些教派一样,为了彼此心中的“正义”和“真理”而战?

国家只有一个,治国的最终决策也只有一个。

别的学说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却又没有表现机会,很难说不会像战国时代一样扶持各诸侯国以正己道。